还是在同一家医院,还是治支气管炎的老毛病,两年前用了上千元,这次才花了不到200元。16日,深圳市盐田区东和社区的花甲老人欧新喜说:“现在到区人民医院看病,头孢曲松钠从每支30多元降到了2元多。”
从今年6月起,盐田区开始试行区属医疗机构常用药品从厂家直接采购,目的是减少药品流通环节,降低药价。 措施实施4个多月,效果到底如何呢?
症 结
环节过多、层层加价,卖到患者手中的药品价格竟比出厂价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
盐田区近年通过加大卫生投入,居民“看病难”得到缓解,但“看病贵”仍然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有关部门在对药价进行调研时,发现患者手中的许多药品价格竟比出厂价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比如:某解痉平喘药品的出厂价为8元,零售价则为38元;某治疗感冒的常用药品出厂价0.8元,零售价却高达12元至13元。
调查发现,药价虚高的主要原因还在流通环节。一个药品从出药厂直到患者手里一般需要经过6至9个环节,而每增加一个环节,药价就会提高15%至20%。在此过程当中,各种名目的回扣、提成全部计入药品成本价。
另外,现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使药商只要一次性中标,就可在该地区垄断经营。一些药商在投标中恶意压低国家规定的廉价药品价格,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投标,中标之后却以“无货”为由,拒绝供货,代之以高价替代药。
这样,药品流通环节中的各种不合理费用,全部转嫁给了消费者。
试 点
药品采购被纳入政府采购;区属主要医院使用直购药品,比原来平均降价23.8%
今年6月,盐田区政府开始通过政府直接采购来压缩药品流通的中间环节,以公平、透明的竞争降低药品价格,优先保障廉价普通药品的临床供应。
盐田区将区属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纳入政府采购范围,择优选取药厂,确定药品种类和价格;协议药厂直接供应的药品价格必须低于区公立医疗机构现行采购价格;区属医疗机构与药厂建立采购供应关系后,不得采购和使用直购药品范围外的同效高价药。
据了解,盐田区已从15家药厂确定了83个品规的直购常用药品,人民医院等区属主要医院使用直购药品,比原来平均降价23.8%。
区卫生局局长曾晓莲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去年该区药品采购总额测算,区属医疗机构从药厂直购,一年可为群众节省药费878万元。
区政府承诺,医院因药品采购体制改革导致的收入下降部分由区财政补足。盐田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白云升说,财政补贴保证了医院和医生的收入,解除了医院的后顾之忧。
盐田区区属两家医院从7月中旬开始直购药品,直购药品费用总额为18.18万元。每一门诊人次的药费平均为41.51元,同比下降13.4%;每一出院人次的药费平均为737.98元,同比下降9.7%。医院药品收入减少了,但门诊量和出院人次分别增加了10%、4.2%。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府参事刘家琛评价说,盐田区的做法是药品采购方式的实质性突破。深圳市卫生局局长江捍平说,如果盐田区的改革试点成功了,将考虑逐步在全市推广。
阻 力
药厂害怕引起同行、药商反感,竞标不积极;中标直购药品品规数仅占药品目录7.6%
在盐田区的竞标中,某医药集团拟竞标的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最初报价12.26元,当发现该药在其他地区的中标价均不低于25元时,该厂商立即决定取消药品的竞标,还取消了已中标的头孢他啶供货。
厂商的理由是“生产困难、不能保证供应”,而真正的原因则是药品报价均低于其他地区的中标价,这不仅涉及到降价厂商的自身利益,而且也危及到厂商之间已然形成的“均利”格局。
盐田区副区长王宏彬介绍,在实施药品直接采购中,一些厂家持观望态度,甚至主动放弃中标药品。在两轮竞争性谈判中,盐田区医疗机构提供的药品目录共计1092个品规,而中标的直购药品品规数仅占7.6%。他认为,目前药品直购的成效远低于预期效果。
据统计,盐田区药品消耗量仅占深圳药品消耗总量的1.8%,一些药厂不愿只为局部、个别市场而影响更大利益。有药厂私下表示,药品投标价格过低,会引起同行、药商反感,企业也感受到了压力。
(稿件来源:人民日报,作者:胡谋) (责任编辑:马明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