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姜雪丽 齐中熙)在日前闭幕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上,“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被明确列为到2020年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9大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
“这种提法新颖,富有深意。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宜勇说,“能否充分就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目标,而且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
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胡鞍钢新闻,胡鞍钢说吧)说,充分就业,是指劳动力的充分利用,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当前应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使社会就业达到最大化。
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增长率达到了10.9%,而就业增长似乎并没有与经济增长同步。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显示,在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作用明显减弱的情况下,近年来,城镇每年新增就业人数都超过900万人。据测算,今后几年,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另外还有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
尽管就业形势仍非常严峻,但没有人会否认,中国近年来在扶持就业上的力度空前加大,一个有助于就业再就业的社会网络正在全力铺就。
“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充分就业社区”试点、“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等近期均相继启动。与此同时,就业指标被纳入各地干部考核范围、各级政府设法扩大培训、运用财政资金购买公益岗位……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下发,调整后的积极就业政策开始实施,扶持就业的范围和内容进一步扩大增加,中央财政安排再就业补助资金251亿元……一个更加宽松的就业环境正逐步形成。
今年上半年,中国已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08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67%。6月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控制在4.6%的目标内。
有关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累计新增就业人员980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08.9%。2005年,累计新增就业人员970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07.8%。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意味着老百姓可以有尊严的生存和更好的生活,对和谐社会来说,这是必不可少的。”杨宜勇说。 (责任编辑:胡立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