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宣布:“两个月后,目前国内最漂亮的高尔夫球练习场将在厦门大学建成投入使用。 今年06级厦大学生都要上高尔夫球课,其中对管理、法学、经济、软件学院的学生还是必修课,每个学生都要学会打高尔夫球。 ”厦门大学此举,其实是高等教育的一种超前腐败。 首先,厦门大学是公立大学,花的是纳税人的钱。中国还不富裕,教育经费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占的比例也甚低。教育经费不足,基本的义务教育资金还有缺口。当然,即使经济发展水平低,中国仍然有大力投资高等教育的战略需要。但是,这种投资,必须是“生产性的投资”,目的是培养学生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能力,而不能用于教学生如何享受奢华的生活方式。试想:老百姓勒紧裤腰带省出这么几个钱来办大学;大学生享受了这样的恩惠,日后的生活水平明显会高于为他们埋单的普通老百姓。大学生只有日后创造出巨额财富,使下层社会也能跟着受益,这种教育投资才有正当性。 所以,大学应该教育学生的,是怎样感念这种“粒粒皆辛苦”的投资,想着以后如何去回报社会。学生中要学高尔夫的,可以到校外找个俱乐部学,只要不影响学业,这完全是个人的自由。怎么能够把这样的运动列入必修课?纳税人的钱投到计算机、经济等等课程上,是能期待着回报的;投到高尔夫的课程上,能获得什么回报? 第二,高尔夫成为大学课程的惟一理由,就是大学是私立的;学生自己花钱,当然有权利选择自己所学的内容。但是,我在美国的私立学校学习工作了十几年,从来没有听说高尔夫成为必修课的。如果大学把高尔夫当成必修课,恐怕家长们也会让孩子到别的地方读书。道理很简单:孩子日后的成就,在于他或她创造了什么,而不是享受了什么。没有家长希望孩子在没学会怎么挣钱的情况下先学怎么挥霍。当然家长更不愿意自己花钱教孩子挥霍。 中国土地资源稀缺,高尔夫本应该是个要上高消费税的运动。许多高尔夫球场,是开发商用来圈地的名目,本身甚至无法自负盈亏。而如今在社会上能打得起高尔夫的,也是非常少的特殊阶层。厦门大学今天看见“精英”打高尔夫,就叫学生也学高尔夫;明天看见“精英”驾驶自己的直升机,是否也要让学生学习驾驶飞机呢?更可笑的是,即使在该校要必修高尔夫的管理、法学、经济、软件学院的学生中,将来恐怕也是只有极少数有此腐败的特权。厦门大学则为了这假设中的极少数学生的不正当利益,把培养学生贡献于社会的基本技能的钱,挪用来培养他们高消费的生活方式,让那些未必捞得着腐败的资格的人也要超前地进行怎样腐败的训练。 如今,贫困地区的中小学连桌椅板凳都没有,一些大学却拿纳税人的钱盖豪华校门,给食堂装豪华电梯,兴建高尔夫球场。这些现象说明,用纳税人的钱以计划经济的方式经营高等教育的体制已经急需改变。否则,中国的大学就将不能成为消除社会不公平的基地。 □薛涌(旅美学者)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