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杜娟、汤新颖)记者昨日从广交会上获悉,近年来,中国产品出口欧美市场面临的风险日渐升高。2005年欧盟用于报告危险消费产品的RAPEX系统中,701宗可能对消费者造成严重损害的商品涉及中国制造产品的占49.4%。 不少企业因为产品责任问题在欧美成为被告。专家提醒中国企业要严防外国“老赖”。
不少中国中小型企业认为,自己做的多是OEM(来料加工、贴牌生产)订单,在欧美市场不会被追究产品责任,但其实不然。美国一家著名婴儿用品公司在中国订购了一批婴儿爽身粉的瓶子,后来在市场上销售时发现,这种玻璃瓶会出现缓慢变色的情况,对消费者造成损害。后来这家美国公司将瓶子的制造商告上法庭,中国企业不得不赔偿美国公司100万美元。
近年来欧美法庭倾向于对消费者进行保护,只要消费者遭受损害的事实存在,不管厂家是否有疏忽都会被判败诉,而且经常出现天价赔偿。
美国国际集团中国成员公司主席助理、中山大学兼职教授彭德智提醒出口商,在出口风险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要懂得控制,除了自己承担一部分风险外,最重要的是可以进行风险转移,即可以通过买保险和要求供应商或经销商提供产品保险证明等方式进行。
美中工商协会会长、美国华美国际物流总裁王新红则提醒国内的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说,从近年来广交会的美国客商来看,其中大多数是中小型采购商,企业不能一看到是美国客商就觉得能下大单,而是要对其信用进行调查再谨慎下单。企业只要登录一些美国企业信用评级的收费网站,就可以查询到各个公司的信用资质评分。 (责任编辑:马明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