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种生意,投入四万多,每年最高可以净赚四万多,回报率达到100%,而且这种生意还是造福后代的造林工程,这样的好事,谁能不动心呢?
记者来到一家叫做辽宁绿丰园公司举办的推介会现场,不足50平米的会场坐满了人,他们都是被绿丰园公司的业务员拉来听课的。 讲台上,主讲人从我国正在进行的林权改革讲起,用各种理由来试图说明林业是一个暴利行业。像这样的投资造林推介会在武汉市每天都在进行,据记者了解,目前至少有六家造林公司正在开展这项业务。据当地媒体报道,武汉市已经有近万人投资造林,罗先生就是其中一员。
那么,投资造林的巨额利润到底是多少呢?推介会后,一位专门的业务人员来给记者介绍项目的具体收益情况。
在绿丰园公司的投资回报分析资料上也清楚地表明,以十亩林地为例,总共投入46800元,四年后纯利润为9万,如果经营得当,最高收入可达到17万。记者了解了另外几家造林公司后发现,他们的林地出售价格不相上下,而对巨额利润的承诺也基本雷同。那么种树真的有这么高的收益吗?在罗先生的合同里写明,罗先生购买的林地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中心林场,记者来到这里进行实地调查。
记者在当地了解到,随着这几年木材价格上涨,这种杨树成材后的木材价格为每立方米600元,由此看来,绿丰园公司承诺的回收价格有一定依据。那么,绿丰园承诺的每亩九千元、十亩九万元的纯利润是否也能达到呢?记者走访了当地的老乡。
老乡说,在中心林场所有的树种里,即便是价格最贵的松树,也不能达到每亩9000元的纯利润,更不要说价格相对便宜的杨树了。那么,每亩杨树林的利润究竟有多少?记者来到扎赉特中心林场了解情况。林场认为,除去造林、管护成本,每亩林地的纯利润最多只有两三千元,这显然与绿丰园公司承诺的每亩9000元纯利润相去甚远。但是,绿丰园公司一再强调可以用合同保障公司承诺的利润。那么,绿丰园的合同又是如何签订的?他又怎样能保障那些莫须有的高回报呢?这是罗先生交钱后和绿丰园公司签订的合同,合同里并没有写明四年后收益9万。只是约定,保证每亩最低蓄积量15立方米,而公司对承包者林木采伐后的最低收购价为每立方米人民币600元。不仔细看,的确如前面那位业务员所算的,15m3×10亩×600元,最终收益为9万元。
但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记者拿着这些合同请教了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张家来研究员。张家来长期从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一看合同他就指出这些合同的签订有问题,一些林业上的专业概念被故意混淆。原来,问题就在于蓄积量这个词。蓄积量是针对树的概念,而每立方米600元的收购价格却是针对将树木加工处理后的木材的。也就是说,绿丰园公司的宣传相当于用买衣服的价格去买布,真实性可想而知。而事实上,树变成木材在总量上会打一个7折,这时的总收益也变成了9万元的70%。。不仅如此,张家来研究员还特别指出,在树木采伐、销售的过程所产生的一些费用,合同里也没有约定清楚。
如果再把这些费用考虑进去,这样算来,投资者的实际收益就变成了600-150,也就是450元×15m3×70%×10亩=47250元,如果再算上投资者的四年利息,最终收入将不到46800元。
为了挽回自己的损失,罗先生和一些发现问题的投资者试图通过法律的途径解决问题,然而,新的麻烦又来了。原来,虽然绿丰园公司的林业基地在内蒙、开展业务在武汉,然而公司的注册地却在辽宁,也就是说,罗先生如果想打官司,就必须跑到千里之外的辽宁省。
林权制度改革,本来是为了鼓励社会力量投入植树造林,现在,却让一些人动了投机的念头。根据上面我们记者的调查,在类似绿丰园这种林业托管的模式下,投资人是不可能赚到钱的,但是有人却能赚到大钱。
据了解,目前在武汉市不止绿丰园一家公司在开展林业托管业务,至少有6家公司在用同样的方式进行经营。而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造林公司更是遍地开花。而记者在内蒙古扎赉特旗调查时也了解到,仅扎赉特旗一个县,就挤进了十二家造林公司。丰富的林业资源,加之当地政府为招商引资提出的免税等优惠政策,使得这些造林公司蜂拥而至。而绿丰园只是其中之一。
扎赉特旗林业局局长刘新民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根据刘局长的说法,造林公司的投资主要包括造林成本、营销成本和管护费用。由于造林公司与客户签订的托管合同是四年,因此,造林公司的投资额大概为每亩一千七百元。每亩不到两千元买来的林地一转手就能卖到4680元的高价,正是这样的高额利润使得造林公司扎堆经营。记者在扎赉特林业局看到,仅绿丰园公司一家出售的林权证就达到242份,每份承包面积少则10亩,多则50亩,总量达到5000多亩。
9月底,湖北省林业局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出投资警示,提醒投资者,这种投资方式具有高风险。(来源:央视国际,作者:中央电视台“360度”栏目) (责任编辑:单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