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钱晓涵
作为经济学博弈论中有名的“囚徒困境”问题,反映出的是个人理性有时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而从最近一段时间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减产事件来看,刚好将其进行了演绎。
从7月份起,高企的原油价格终于出现了调整,至今,国际原油价格跌去了20%以上,这样的跌幅终于让用油大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但与此同时,产油大国却坐不住了,眼见着油价一天天地下滑,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巨头们齐聚卡塔尔。商议的结果,就是联合减产。
OPEC并不是第一次甩出减产这招“杀手锏”,早在2004年,面对低迷的油价,OPEC就曾削减原油单日产量100万桶。当时,减产取得了效果,油价止跌回升。
时隔两年,OPEC再度挥舞减产利剑。上周四,第一大产油国沙特终于做出表态,宣布支持削减原油产量100万桶/天的决定;上周五,OPEC在卡塔尔宣布,联合减产的数量不是100万桶/天,而是120万桶/天。产油联盟气势汹汹,摆出了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似乎油价“回归”是大势所趋、理所当然。
然而,OPEC减产“雷声虽大,雨点却小”。市场对此似乎反应平平。几天以来,纽约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的收盘价,没有一天站在60美元上方,本周一,收盘仅报58.12美元/桶,与上周五相比还跌去不少,截至记者发稿时,最新价也不过在60美元左右震荡,OPEC的减产效果似乎并没有预期中的那么明显。
这就产生了一个疑问,减产120万桶,难道还不够吗?
众所周知,对于OPEC成员国来说,原油出口是其重要的收入来源,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得其开采成本极为低下。
一种通行的说法是,中东地区每开采一桶原油,成本仅为5美元。因此这就令OPEC的成员国陷入一种极为尴尬的局面,一方面,联合减产可以控制全球原油的供给,从而拉高油价;而另一方面,减产对本国利益势必造成损失,这种损失又有谁来承担?
减产100万桶,OPEC每天要承受6000万美元左右的损失;从100万桶增加到120万桶,这个数字还要增加1200万美元左右,即使平摊到每个成员国头上,也是个不小的数字。这就符合了经典经济学假设“囚徒困境”的条件:作为OPEC的成员国,应该履行减产义务,但对于单个国家而言,并不知道其他国家会不会严格减产,生怕别人偷取集体减产的成果,于是就有了不遵守承诺的冲动。目前,OPEC两位成员国尼日利亚和委内瑞拉就没有公布确切的减产量,这令市场非常怀疑OPEC内部是否团结一心。普氏调查就显示,市场对OPEC减产大多持怀疑态度。
事实上,原油价格不光取决于产油集团,用油集团同样具有相当的话语权,那就是库存。昨天晚间,美国能源部公布的原油库存周报将会对油价产生重要影响,不管结果如何,产油和用油两大集团都会将围绕原油价格展开的博弈进行到底。 (责任编辑:胡立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