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2007中国钢铁产业链发展论坛。会议邀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国资委、交通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矿山等协会的领导、经济学家、行业专家等,围绕最新国家经济和产业政策、钢铁产业链环境变化、钢铁产业战略调整的思路与对策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探求新环境下的钢铁产业链健康、共赢、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参会感受:
除钢铁协会、矿山协会代表对明年较为悲观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等机构的代表都对明年的钢铁形势看好。由于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等机构的发言代表都是从事宏观经济研究的专家,看好的主要理由是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未变,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城市化趋势未变。对钢铁行业的需求较为乐观,比钢铁行业内部人士对钢铁行业的前景乐观得多。
本人认为,钢铁行业需求大趋势处于上升通道,但是随供给能力的变化,会出现局部供过于求的现象。由于过去几年对钢铁行业的调控,实质上是对供给能力的调控,体现在明年,明年需求不变,供给下降,我们认为明年的供需状况应该好于今年。
以下是观点较为鲜明的几个代表的发言概要。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吴溪淳——钢材出口一旦受阻,国内钢材价格必降。
如果不是钢材出口量增加,国内钢材价格今年不会上来这么快。从数量上看,我国已是世界上出口钢材、钢坯合计较多的国家。从品种结构上看,进出口产品附加值差异扩大,进口单价上升,出口单价下降。钢材、坯进出口外汇平衡由贸易逆差转为顺差,但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板带材由净进口转为净出口,钢材六大类品种均为净出口。相当多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钢材仍为净进口。我国钢铁产量的增长对顶替进口和扩大出口的依存度上升。今后我国钢的需求虽然仍将继续增长,但增速将逐年回落。
兼并重组的主要障碍在哪里?企业联合重组的决策权在出资人手上,是产权的所有者起决定性作用。我国现有特大型钢铁企业的绝大多数是国有控股企业。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制订企业联合做大做强规划,研究解决联合重组中有关地方利益分配、人事管理、历史遗留问题处置等政策问题,只有出资人到位了,出资人对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有急迫感,有压力了,联合重组才能加快进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工业化进程不可小视,看长远,仍未到峰值。
去年底大部分人认为今年经济形势将稳中趋降,但是上半年走出了稳中趋升的格局,主要是对“十一五”开局之年的行政性推动力量估计不足,更重要的是需要加深对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内在动力和特征的理解。一个时期以来的“产能过剩”问题,可以看成是产业间均衡过程中的阶段性现象(越过高点后的减速期):2004年以后的汽车工业“过剩”,2005年以来对钢铁工业“过剩”的担忧,预期中的电力工业“过剩”等。一旦需求加快,“过剩”又可能转为“短缺”。今年上半年汽车工业加速,是否还会对产能过剩问题有很大忧虑呢?产能“短缺”和“过剩”交替出现,是增长中产业间均衡过程中的必然现象,问题在于如何把握节奏,减少大的起伏,在速度与稳定之间达到较好的平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主任/张立群——以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预计将持续很长时间。
国际比较表明,以建筑业和汽车工业支持的工业化进程,一般在几十年,有的长达上百年。2005年末,我国城市化率达到43%。如果在2020年将城市化率提高到60%,则未来每年城市化率还要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表明未来仍然要保持较快的城市化速度。国际比较表明,在城市发展的前期,对投资需求很大。主要因为城市基础设施,例如交通运输业需要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商业流通需要各类市场硬件等需要建设起来,而这些设施需要大量投资支持。
同时也需要大量重化工原材料的支持。因此,未来城市化的推进,将继续对重化工业发展形成巨大拉动。在住房、汽车等产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重化工业具有良好的远期发展前景。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春力——国内发展在近几年内仍是土木经济,钢铁行业的前景乐观。
2000-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建筑面积)由20.8平米增加到25平米,年均增加1.05平米。随着收入和家庭储蓄的增长,对住房的需求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建设部的一项研究认为,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将达到35平米,意味着人均居住面积增加10平米。按照5.6亿城镇居民计算,共计56亿平米。按照全面小康的有关研究,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0%,城镇人口将再增加3亿左右,由此将增加住房需求100亿平米(3亿×35平米)左右。两项合计,住房需求150多亿平米。我国2005年底的商品房竣工面积为4.88亿平米,满足150多亿平米的住房需求,按照2005年的建房速度,还要建设15年以上。而且,人均35平米的建筑面积,也还需要继续改善。因此,住房需求巨大,住房市场可持续行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杨建龙——钢铁行业将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
我们认为产业集中度提高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企业的微利,我们认为钢铁行业在明后年总基调是微利,大中型企业依靠规模和技术优势存活,小企业逐步被兼并或淘汰。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增长和回落都基于客观的投入产出关系,根植于整个国民经济,尤其是下游行业的增长和波动之中。理解钢铁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需要我们跳出钢铁行业,研究钢铁行业,从国民经济的全局,从整个产业发展的视野,从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历史轨迹和趋势着手。住行周期增长的动力:以汽车住房为主,规模大带动力强;城市化和城市结构升级加快;全球产业转移、制造业基地和出口竞争力;投资增长的“加速”驱动。住行周期增长的空间更大,规模更大,延续时间更长;需求驱动特征突出,比较平稳,内在持续性更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