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安吉尔非此安吉尔!”
当惠州安吉尔因质量问题被曝光的时候,深圳安吉尔跳将起来为自己辩护。
厂家也许能说得清楚,但对消费者来说,又有谁能避免一头雾水呢?
而这些,只是中国引水机市场问题的冰山一角。
产品质量之忧
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公布了对饮水机产品的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抽样合格率为65.6%。而前不久天津市质检部门也公布了对本地区市场上饮水机产品的抽样检查结果,合格率只有三成多。而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在该省市场上销售的饮水机产品抽查结果显示,有三分之二的饮水机不安全。
从各地抽检的情况来看,饮水机产品质量状况令人担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有:输入功率和电流不符合标准要求;产品结构不符合标准要求;电源连接及外部软缆和软线不符合标准要求;外导线用接线端子不符合标准要求;饮水机所采用的不锈钢内胆中铬、镍重金属元素超标等等。尽管质检部门强调存在问题的都是一些小型企业生产的产品,但在国家质检总局曝光的4家质量较差的饮水机产品生产企业名单中,却有“熊猫”和“安吉尔”这样的家电大品牌。
行业无序竞争之困
从奇迪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出第一台台式饮水机起,作为家电类的一个新兴产品,饮水机产业到现在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家庭饮水机的拥有量已经超过1.2亿台,仅2005年我国饮水机市场就已达到3300万台的销量。市场容量惊人,发展潜力巨大。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三年,我国饮水机市场仍将呈逐渐增长趋势。
我国饮水机生产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的浙江和珠三角的广东两地其中,浙江省的慈溪地区大约占了全国整个生产总量的80%左右。来自浙江省饮水机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05年,慈溪地区的饮水机产量已经超过2500万台。
但是,由于受质量、技术及市场不够规范等因素的影响,饮水机市场无序竞争激烈。就在这次国家质检总局曝光4家质量较差的饮水机产品生产企业名单后,深圳安吉尔公司火急火燎地跳出来解释说,被曝光的惠州安吉尔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这次被曝光的熊猫饮水机其实是慈溪生产的”。就在消费者对“安吉尔”饮水机事件依然是一头雾水时,业内人士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报料,“熊猫”品牌是慈溪附海一个饮水机生产企业花几万元租用的。据他向记者透露,在慈溪,一直有租用知名品牌商标的历史,早些年租用的多是上海的一些品牌,如以前的“华生(华生博客,华生新闻,华生说吧)”,慈溪就曾有不少企业租用过这个品牌,多的时候是好几家企业同时生产“华生”牌产品。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品牌不属于自己所有,企业根本不会去考虑品牌维护,只是设法偷工减料以求降低成本,如此一来,产品质量可想而知。他说,一般来讲,像“熊猫”这样的品牌,一年的租用费用大约是3—5万元,有些特别知名的,价格会相应地高一些。
另据透露,除了租用名牌,还有傍名牌。傍名牌就是利用同知名品牌相似或相近的中文字体和图案,混淆市场,然后,再在包装上打上中国或国际知名品牌(优秀品牌)等字样,以此来糊弄消费者。另外还有一种方式是,奔驰车知名吧,我就生产“奔驰饮水机”;“宝马”有名,我就生产“宝马饮水机”。总之,只要你的品牌有了知名度,而在饮水机行业里没有,就会有人去傍。当地不少人士、甚至是政府官员不无骄傲地告诉记者,在慈溪市小家电生产基地——附海镇,有一条“世界名牌展示街”,在那里,全球知名的各种品牌都能看得到、买得到,只是所有知名的品牌产品都换成了小家电产品。
租用名牌或者傍名牌的直接后果就是企业不太注重产品质量,只求短期内尽量多地挣钱,从而导致低价恶性竞争。在慈溪采访时,记者遇到了来自哈尔滨、从事饮水机产品经销多年的桑野先生。他告诉记者,在慈溪,型号外观相似的台式饮水机,在附海只需20元左右的价格就能从厂家拿货,而在正规的生产企业,至少在50元以上。而来自河北承德的李先生夫妇则向记者透露,有些新型的高档饮水机产品,价格甚至可以相差十几倍。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么大的价格差距,生产企业除了在偷工减料上下功夫外,还有就是在税收上动脑筋。据记者从当地税务部门得到的信息,前不久,宁波博强电器有限公司在被他们查获后,就补交了55万元的税款。而在附海,像“博强”这样在税收上做文章的绝非只是少数的个别现象。
2004年,慈溪国税部门曾对洗衣机行业进行了一次“纳税评估”,就是由原来的自行申报纳税,改为按用电量来计算企业的生产总值,然后,税务部门按此标准征收。结果,在整个慈溪洗衣机行业引发地震,光洗衣机生产企业补交的税款金额就高达数千万元,从而直接影响了国内双桶洗衣机在2005年度的整体大幅度涨价。
华裕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照奇告诉记者,饮水机价格战不但在国内市场存在,而且,已经蔓延到外销市场。现在外商来中国采购饮水机,一般都会先找一些规模不大的企业了解情况,获得这些厂家的报价单后,再来同像“华裕”这样的规模型企业砍价。业内人士指出,行业的内耗,已经成为制约饮水机行业健康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饮水机行业面临信任危机
受饮水机“有毒论”风波影响,消费者对于饮水机产品产生了较为严重的信任危机。中国经济时报舆论调查中心日前就健康饮水方面的话题,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从反馈回来的情况看,消费者对于目前的饮水状况不太满意,而对于饮水机产品有较大的期望,这说明饮水机产品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但值得关注的是,有近80%的消费者对于该类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不太放心,在近期购买该产品的积极性不高。有关专家指出,饮水机“有毒论”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抽检结果的不够理想,已经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于饮水机产品的消费信心,饮水机行业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
据《家电市场》就饮水机产品进行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没有饮水机的受访者中未来一年打算购买饮水机产品的不到两成(17.4%)。从城市间差距来看,成都最高,为28.50%;其次,依次是北京(22.60%)、沈阳(20.50%)和广州的20.30%;最低的是大连,有意购买者不足一成。
专家指出,我国饮水机产业尚存在产品技术含量低、技术开发创新能力不足、行业品牌知名度不高、行业内无序竞争激烈等诸多问题,政府监管体制和监管手段也不到位:饮水机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还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 (责任编辑:马明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