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中国的消费增长远快于美国。然而,高盛最新的中国经济季报中的数据非常清楚地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并非来源于消费增长。
我用高盛的数据计算了1998年到2004年真实投资、私人消费和净出口的增长率均值,并对2005年到2007年的数字进行了预测,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2005年到2007年的私人消费预计将以平均7.3%的速度增长,与1998年到2004年间的平均增长率几乎相同(7.2%)。 由于私人消费占GDP的50%,这意味着排除投资和出口的影响后,GDP应当增长3.5%左右。这个增长率不错,但仍然低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水平。
其次,2005年到2007年间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增长率预计为12.7%,比1998年到2004年间的数字略高(12.1%)。投资增长率在2003年达到最高,为16.5%,之后通过限制银行贷款增速以限制投资增速的措施开始显效。目前只有20%的投资资金来自国内银行贷款。
再次,1998年到2004年间,净出口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0.2%。2005年到2007年平均贡献率预计为2.2%。2005年的预计贡献率为2.6%,远高于以前的年份;而上一个峰值为2000年的1.2%。2006年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也很高,预计为2.2%。
两个警告:第一,高盛的数据跟《2007年前景更为光明》一文中的数据一致(该文注明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手册),但跟其他一些文章中的数据并不一致。不要让我解释原因,可能新数据将陆续发布。第二,高盛关于中国消费增长的观点跟我略有差异,高盛强调中国消费增长非常强劲。
我知道,强调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会让很多人不舒服。一个原因是,净出口贡献率上升刚好出现在中国强调平衡经济增长之后。而且我想,强调中国可能通过维持低人民币汇率来促进经济增长,同样会让很多人不快。但是无论如何,并没有人真正怀疑,净出口对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做出了显著贡献这一点。
需要澄清的是,我并不认为中国采取压低人民币汇率的办法来促进出口。中国不仅在人民币汇率趋于升值的时候盯住美元,在2002年美元开始贬值的时候,人民币也是盯住美元的。因此,2002年到2004年间,人民币经历了明显的贬值过程,尽管这段时间中国的生产率有了明显提高。
人民币贬值也不会立即带来中国经常账户盈余的大幅增加。中国经常账户盈余的大幅增加是在2004年初国内信贷增长受到抑制,国内需求和进口增长放慢之后。(作者为纽约卢比尼环球经济研究院资深经济学家,文章有删节,王慧卿译) (责任编辑:孙可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