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拆迁案曝光砖头夜砸居民家
■深度提示
《“一房两证”引发宣武太平街拆迁之争》、《“200万搞定土地证”调查》(续)——
近日,国土资源部、北京市要求坚决查处土地违法案件,对有案不查的,将追究一把手的责任。 10月25日,本报“北京/深度”版刊发调查报道《“一房两证”引发宣武太平街拆迁之争》、《“200万搞定土地证”调查》,报道了宣武区太平街8号院居民与政府部门、开发商、拆迁公司之间的拆迁纠纷。>>>>>>发表评论
面临强制拆迁的居民们追问,难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合法私人财产被侵占吗?
来自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的回应是,暂时不希望媒体深入报道。市建委表示对此事很重视,正会同宣武区建委进行调查。>>>>>>发表评论
居民向市规划委负责人举报开发商涉嫌违规。一年来,这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奔走于多个政府部门。
院墙被拆掉后,居民们忧心忡忡。昔日平静的生活,已再难重现。
砖头飞进居民家,砸穿了两层窗玻璃。
事件进展
请求政府部门制止“问题”拆迁
小区居民四处奔走求助
前天下午3时许,63岁的居民李建英走出位于宣武区南菜园的区政府大楼时脸色灰暗,步履蹒跚。从早晨开始,他在外面已奔走大约7个小时。“我有点吃不消了。”李建英说。>>>>>>发表评论
“身体不舒服,你就先回去休息吧。”同行的邻居石金起、肖俊岭心疼地劝道。原来,李建英身患直肠癌已3年,因丧失排便功能,上厕所非常不方便,他只得随身带着一个“便袋”。
当天,这几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因不满自己居住的小区即将被强拆而奔走于多个政府部门,请求制止问题多多的宣武区太平街8号院的拆迁。
“我们都是本本分分的居民,都有合法的房屋产权,他们却强行来动我们的私有财产,现在快把我们逼得走投无路了。”肖俊岭说,一年多来,他们这些数十年来一直生活平静的居民,被迫拖着年迈的身子疲惫地奔走在维权的路途上。>>>>>>发表评论
10月25日,本报“北京/深度”版刊发调查报道《“一房两证”引发宣武太平街拆迁之争》,报道了位于宣武区太平街8号院的居民与政府部门、开发商、拆迁公司的一场奇怪的拆迁纠纷。报道引起社会反响强烈,但有关政府部门没有回应。因担心强制拆迁随时可能出现,小区居民惶惶不安,四处求助。
“我们这些被拆迁的老百姓太苦了。”居民石金起叹着气说。
见报当夜窗玻璃被砸
据石金起回忆,本报报道刊发的当天,10月25日上午8时许,二三十名建筑工人带着铁锤等工具突然对8号院的围墙进行拆除。小区居民上前阻拦并立即报警。
当天桥派出所民警赶到时,围墙已被拆掉了十多米。在民警的干涉下,这些拆墙者才散去。
民警刚走不久,这些建筑工人再次展开突袭,围墙又被拆掉了几米。气愤异常的居民再次报警。天桥派出所民警赶到后,收缴了拆墙工具,并警告称“如果再拆墙,将对当事人采取强制措施”。>>>>>>发表评论
当天下午,该派出所有关领导对居民承诺,将派警力维护没有院墙的居民小区的安全。
令李建英等居民吃惊的是,当天晚上11时许,他家窗户突然被砸,一块砖头砸坏了阳台和窗户上的两块玻璃。“幸亏我们没在房间里,否则可能会受伤。”李建英分析说,这可能是对方想报复。
事实交锋
律师称报道失实遭居民反驳
居民称媒体报道实事求是
10月26日下午,中集宏达房地产公司、燕京汽车厂、拆迁公司一行8人来到本报“沟通”。中集宏达公司的律师韩铁男称,本报报道“严重失实”。不过,韩铁男指出的两个所谓严重失实的例子,被居民们斥为“胡说”。韩铁男称,报道中称某居民家的拆迁补偿方案“57.8平方米补偿38万元”的说法失实,开发商给出的价格大约为50万元。
但该居民向记者提供的宣武区建委给宣武区人民法院的行政答辩状、宣武区建委核发的拆迁纠纷裁决书上都明确写有“建筑面积57.8平方米……经依法评估……房屋拆迁补偿款为38万元”。>>>>>>发表评论
该居民指出,韩铁男所指的可能包括许诺给按时拆迁户的奖励等。“那些叫拆迁补偿吗?如果是,干吗不加进38万元里面?”
韩铁男还称,报道中“居民发现开发朱雀门项目的开发商问题很多”,与事实不符,但这位律师没有对文章随后所列举的“开发商把普通住宅的立项,建成豪宅”的事实提出异议,也没有否认文章中关于开发商存在“先取得土地出让合同,后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违规行为。>>>>>>发表评论
“媒体的报道客观真实、实事求是。”几乎所有8号院的居民坚定地回击了韩铁男的说法。
责怪报道制造不和谐
韩律师随后称本报的报道“导致居民与开发商、与政府的对立”、“破坏社会稳定、破坏社会和谐”、“煽动仇恨富人”等,并称本报报道会让拆迁延迟并导致开发推后,要求本报道歉,并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开发商通过一些手段打算逼迫我们离开生活了30多年的家园,才导致随后的一系列问题。可以说,是包括开发商在内的利益群体的行为,让我们小区没有了稳定,远离了和谐。”居民们气愤地说,在发生拆迁纠纷前,8号院一直是北京市文明卫生模范单位。>>>>>>发表评论
一位自称曾是燕京汽车厂干部、后来进入中集公司任职的夏先生在指责本报报道时,指着报道标题“一房两证”4字,和文章配图中“朱雀门”3字说,“你们这样做标题,消费者会误以为朱雀门这个楼盘存在一房两证的问题呢”。
“这件事情极其复杂,你们要有社会责任。”夏接着说。
事实上,本报报道所指的“一房两证”问题,是指居民在购买了房屋后,先取得了“个人产”房屋产权证,而后燕京汽车厂又取得了“全民产”房产证,与朱雀门项目是否存在“一房两证”毫无关联。>>>>>>发表评论
厂长称200万有合法手续
对于是否存在办土地证花费200多万元一事,随同而来的燕京汽车厂厂长周继文,没有否认该厂支付了200多万元一事,但称这200多万元“不是花在这方面”,该厂财务账目上有关于该笔花销的“合法财务手续”。当本报记者追问这200多万元到底是以什么名目走账时,周继文以不便相告为由拒绝透露,“要看账得走其他程序”。
曾任燕京汽车厂厂长的韩林克昨天接受采访时表示,报道给他造成了让他说不出来的巨大压力,而他更得到建议,接受媒体采访要先走程序,且“不得胡说”。>>>>>>发表评论
关于200多万元一事,韩林克最初否认他在位时存在这笔花费,后来又称此花费并非用于办土地证,而是用于其他事务。
但本报从多位知情人士处得到的信息是,在一次职代会上,当时的财务领导在解释有关资金流向时,曾提到200万元与办土地证存在联系。>>>>>>发表评论
律师避而不谈“一房两证”问题
“我是学法的,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把法放在前面,在法的轨道内进行。”临走前,韩律师说。
“您作为一个学法、懂法的公民,我们想请教,您对一房两证问题和由此引发的问题怎么看?”本报记者对韩铁男说。>>>>>>发表评论
“这个问题不应该由我来解释。”韩铁男立即以当天是来沟通问题而非接受请教为由,不予回答。在本报记者希望其以一个法律工作者对“一房两证”这一关键问题发表看法时,这位一直大谈法律的律师转而表示,“以我现在的身份,不方便接受采访。如果要采访,你们可以跟北京律协联系,我在北京律协担任职务,接受采访需要律协同意并安排”。
律师称开发商联系不上
昨天,记者通过韩律师希望采访开发商,但得到的回应是,开发商将于11月1日召开会议商量此事,现在联系不上。
记者随后辗转联系上中集宏达房产公司负责人彭强,彭以未得到公司授权为由不愿接受采访,并要求记者与该公司法律顾问韩铁男律师联系。而在5天前,韩律师及房地产开发商多次责怪本报没有及时采访他们。>>>>>>发表评论
政府回应
市建委“很重视”正在处理
市国土局:不希望继续深入报道
10月26日,本报记者按照市国土局的要求传真了采访函,希望就中集宏达公司办规划许可证之前得到土地出让合同等问题进行采访。>>>>>>发表评论
27日下午2点,北京市国土局办公室副主任靳先生致电记者,称领导指派他跟记者“沟通一下,搞清记者的意图”。在记者表示希望得到北京市国土管理部门的回应时,靳先生称他们希望本报“暂时不要深入报道”。
靳先生最后说:“你们希望报道是一回事,但我们有说与不说的自由。”
而就在与记者通电话前的27日上午,北京市国土局、监察局联合召开查处违法用地专项工作会议。市国土局局长安家盛在会上表示,从11月起,北京将严肃查处一批重大土地违法案件,查处重点是非法批地、未批先用等方面的案件,特别是同时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违反国家产业政策或者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案件。对于区、县政府违法违规越权审批的,要对相关责任人员一律免职,对党政主要领导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凡是以集体讨论决定方式进行违法违规批地的,主要领导为主要责任人;情节严重并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发表评论
市建委:正会同宣武区建委处理
昨天,市建委宣传中心的方先生表示,目前市建委很重视,市建委法规处、权属处等多个处室正会同宣武区建委处理此事,将尽快给记者答复。
市规划委:收回土地权在市或区县政府
昨天,石金起、肖俊岭等居民向北京市规划委举报开发商存在“先取得土地出让合同,后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违规行为。而根据《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第42条规定,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而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占用土地的,批准文件无效。占用的土地应由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责令退回。对此,北京市规划委一位岳姓负责人表示,监管此事的责任单位应该是市或区、县人民政府,市规划委对此无能为力。>>>>>>发表评论
宣武区国土分局:用地核勘表不能立即查
前天,居民们前往宣武区国土分局,询问在房屋产权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国土部门为什么给开发商办理了土地使用证?区国土分局办公室王姓工作人员最初称办此土地证的是市国土局,与宣武区国土分局没有关系,但居民们拿出市国土局出具的一份回复函,显示该土地证是根据宣武区国土分局出具的“项目用地情况核勘表”等材料办理的,这位工作人员于是让居民们去询问国土资源利用科。>>>>>>发表评论
国土资源利用科闫科长在听完居民的陈述后表示,需要查阅该核勘表,但有关档案并不在办公室,没法查。他让居民们先回去等电话。
当天晚上,宣武区国土分局工作人员致电居民代表,要求提交一份查阅有关档案的书面申请。
■新闻背景
此前,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局长张新宝曾表示,当前土地违法面广量大,一些城市的违法用地少的在60%左右,多的甚至在90%以上。严重的土地违法问题几乎都与地方政府有关,中央政令在一些地方难以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要求坚决查处严重的土地违法案件,对有案不查的,将追究一把手的责任。>>>>>>发表评论
9月26日,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强调,要以严肃的态度和铁的纪律,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严格管理土地的各项规定,坚决查处违法用地,不准消极拖延甚至压案不报。对违反上述规定的主要领导和责任人要依法追究责任,对引发群体性事件或造成严重后果的,主要领导和责任人一律免职查处。
相关新闻:
1房2证引发拆迁之争 居民状告市建委 国土资源部就可以搞强制拆迁吗 北京投资者河北买铺遭拆迁 无合理补偿 《北京市房屋拆迁现场管理办法》8月1起实施 (责任编辑:雨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