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经济金融运行前期趋热,后期趋稳,宏观调控取得成效,社会消费需求进一步增强,投资和货币信贷总量增速过快的矛盾有所缓解,企业经营效益继续提高。金融市场发展环境逐步改善,股市、债市、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交易活跃,金融创新和混业经营取得新的进展。 经济增长偏快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快、运行稳、质量高”的发展格局。但经济运行中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不均衡增长的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人民币汇率呈现加速升值趋势,资金面依旧宽松。
宏观调控初见成效
前三季度,受楼市衰退导致消费需求减少影响,美国经济增速放缓,但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欧洲和日本经济仍呈现较强的复苏势头,全球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在良好国际经济环境下,国内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虽然前期出现过热苗头,但随着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及时出台与有效实施,投资和货币信贷总量增速过快的矛盾有所缓解,企业经营效益进一步提高,经济金融运行逐步趋于平稳。
投资增速将继续回落,但反弹压力仍然存在。前三季度,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投资增速呈现先扬后抑走势,投资增长过快问题得到初步遏制。
但是,由于近年来投资主导因素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些新的变化会弱化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货币信贷政策作用的基础。
居民消费增幅将继续提高,消费价格指数将基本稳定。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信心 和消费需求呈持续增长态势。
今年以来,价格总水平基本平稳,9月末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3%,增幅与6月末持平。由于今年粮食生产再获好收成,占CPI权重较大的食品价格基本稳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也在2.9%的近年低位徘徊。
出口增速将有所放缓,进口增长将有所加快。前三季度,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4.3%,同比加快0.6个百分点。贸易顺差达1098.5亿美元,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在出口总额中,外商企业占比达60%以上,且呈不断增加趋势。
人民币升值趋势不会改变,但汇率波动将有所加大。三季度,人民币对美元升值869点,9月单月升值498点。从年初至三季度末,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为2.04%(根据间接标价法计算,下同),三季度内的升值幅度达到1.1%。整体看,人民币汇率呈加速升值之势。
流动性仍然过剩
尽管今年以来央行采取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票据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等多项货币政策措施,紧缩流动性,但当前市场资金面仍显宽松,流动性依然过多。
首先,由于存款不断增加,而随着多种调控措施实施,新增贷款规模受到了一定程度控制。8月份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875亿元,同比少增22亿元;到9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2201亿元,同比少增达1252亿元。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合计5794亿元,远低于一、二季度的12567亿元、9213亿元。
9月末,银行体系存贷比进一步下降至67.44%,存差扩大到10.67万亿元,其中四大商业银行存差占金融机构存差比为65.51%,达6.99万亿元。在分业经营体制和银行业高度依赖利差收入状况未能根本改善情况下,存贷比持续下降,存差规模不断扩大,显示当前流动性过剩形势依旧严峻。
其次,在超额准备金收益率仅为0.99%、货币市场利率也处于较低水平的情形下,金融机构超额储备、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成交量仍维持在较高水位,也表明当前流动性仍然过多。随着8月15日提高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和8月19日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货币市场利率曾一度上扬,但是这些措施相继实施后,货币市场利率又开始下行,这主要是因为资金供给仍然充足。
第三,从1-9月M2、M1增速变化及两者增速差变化可以看出,M2增速呈下降趋势,M1增速呈上升趋势,M2与M1增速之差的“喇叭口”逐步收窄,虽然与加息预期等多种因素相关,但存款期限结构呈现活期化或短期化趋势,也使货币流通速度增快,流动性过剩压力进一步加大。 (责任编辑:毕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