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海口11月2日电(记者王学江、周慧敏)日前,来自国内外的200多名专家学者聚集在海口,庆祝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成立15周年。这家坐落在天涯海岛的、只有几十人的小机构,在强手如林的软科学研究机构中,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异军突起。
为深化改革直谏不辍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是一个从事改革政策研究为主要工作目标的软科学研究机构。建院15年来,中改院围绕中国经济转轨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超前性、实用性、战略性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该院先后举办各类学术会议161次,提交建议报告109份,出版各类专著(中英文版)140本,发表论文1000余篇。研究领域涉及改革发展中的诸多重大热点、焦点问题,如政府改革、企业改革、农村改革、基础领域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一些研究成果已直接为中央决策所采纳,写进了党和政府的文件;有些已成为制订政策和法规的重要参考。该院还形成了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中国改革形势分析会、中国改革评估报告、中国改革调查系统、中国改革论坛网等研究品牌。
15年来,中改院为中国改革直谏不辍。1996年提出政府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2003年SARS危机时,该院组织力量开展相关研究,提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建设”和“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议”等。2005年6月,该院举办“政府转型与建设和谐社会”国际论坛,提出要努力实现政府转型的实质性突破,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理念创新等。
不吃财政饭的独立研究机构
也许很多人不会想到,上述这些成就,却是在一个只有50多名正式员工、同国家财政无涉的民间机构中完成的。一直致力于为中国改革谏言的中改院,成立不久就先从自身“改”起。
中改院是1991年11月1日正式成立的,原是隶属于国家体改委和海南省人民政府的事业单位。成立不到一年,他们向海南省政府提出“事业机构,企业化管理”的改革方案,主动退出省财政的事业编制供给,从而走上“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积累,自求发展”之路。接着,中改院又改造成股份制的非营利性的法人单位,实行董事局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全员实行聘任制,形成了一个“官方背景、民间机构、事业法人、企业化管理”的独特体制。
虽然是50多人的小机构,但形成了拥有各路高手的“大网络”。如今,该院拥有以学术研究网络、信息网络、院友网络三个部分组成的网络体系,形成了“小机构、大网络”的体制框架,发挥着专家团体的自身优势。
15年来,中改院还与20多家国际机构和10多个转轨国家的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许多重要国际论坛在该院纷纷举办,著名国外专家学者和国际机构高级官员源源不断前来参加活动,大大提高了中改院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 (责任编辑:毕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