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是中非论坛交通管制的第一日,北京市区交通比较畅通。有人平时上班要40分钟路程,而昨天只需要10分钟;一个平时行驶速度不足20公里,几乎走不动的拥堵地段,昨天能达到60、70公里。 显然,是政府部门采取的许多临时措施,例如部分地区交通管制,机关错峰上下班,中小学提前放学,公车封存,倡导私车不上路等。 这些措施虽是临时的,却很有效,许多市民在想,可不可以将部分措施常态化呢? 在国家机关云集的北京,拥有比较大的公车保有量,公车的使用频率和对道路资源的占用率都是比较高的。从法律讲,私车属于公民私人财产,政府在处置时限制颇多,但是公车不同,它属于政府直接拥有的财产,比较容易进行限制。如果事后调查证明,一些公车减少上路后,各部门的工作还基本可以正常运转,或者可以用其他诸如乘坐公交车的方式替代公车,那就要考虑减少公车上路了。毕竟,充分利用公共交通,其代价要远低于公车。 这几天的交通情况说明,北京很多人的绿色环保意识并不差,据报道,有34万市民承诺论坛期间不开车,报名参加绿色出行活动的民间团体昨天增加到504个,企业有近40家。那么这种绿色出行活动完全可以定期举行,许多国外城市都有无车日,但北京的无车日活动这两年多由少数民间团体发起,影响力很有限。而如果将无车日立法,政府作好表率,那很容易形成声势,在公众中普及绿色出行理念。 当然,倡导小汽车(公车和私车)少上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完善公共交通,创造骑车和步行的良好环境。这几天,公交车的行驶速度快了,但同时许多人转坐公交出行,公交系统的运行压力骤增,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拥挤,乘车的环境不容乐观。同样,北京目前骑车和步行环境急需改善:自行车道危险重重,障碍重重,斑马线太少,马路太宽绿灯时间太短……这些背景下,如果绿色出行不胜其烦,显然让很多人难以下定决心放弃私车。 再如,这几天将实行的“明日交通预报”制度也可日常化,而不是仅限于重大活动期间。一直以来,破解北京交通拥堵,有关方面多把着力点放在交通建设与管理上,然而,路越修越长,越修越宽,交通处罚严之又严,但拥堵却未有大的改观。究其原因,就是交通管理偏重于“管”,偏重于对硬件的依赖,但忽视了人性化的服务。其实在任何公共管理领域,要想获得管理的成功,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应该积极互动,管理者应该多提供人性化服务。“明日交通预报”作为一项公共服务创新,有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辅助市民出行,调节交通流量,交管部门应该多推出一些这样的制度。 有关部门不妨把这作为一次交通管理的“小试验”,希望能从中吸取一些经验,尽可能改变北京的拥堵状况。 □国华(北京职员)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