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兴维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市场中行为主体的资源选择和需求偏好,大多趋同、重叠、交叉,从这个意义上看,经济学的资源约束真是一个不幸的假设,所以那位新自由主义代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在论证市场有效时,会得出有名的“弗里德曼假说”:市场竞争会把非利润最大化的厂商排挤出市场,而保留下来的都是竞争最优者。 无疑,弗里德曼在这里清晰而准确地看到了市场的“正向”淘汰作用:市场均衡了,弱者被淘汰;市场的均衡以弱者的被淘汰为条件,这就是市场经济的竞争均衡。所谓商场如战场、市场不相信眼泪,不过就是竞争均衡的经验表达。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市场化,中国企业普遍透过低成本、差异化或某一目标市场来提高经营效率。理论上,这是“看不见的手”的形式化,也即竞争均衡。竞争均衡充满血腥,故曰“红海战略”;对大多数竞争者而言,红海战略所导致的结果都是零和博弈。这种类似“煮豆燃豆箕”的红海竞争往往表现为挖墙脚、打价格、设陷阱、使绊子、筑壁垒……社会净福利因此大大减低。2005年的“成衣配额大战”,2006年上半年的“皮鞋反倾销浪潮”……均显示出所谓低成本竞争得不偿失:别人赚取大头,自己只落点蝇头小利加工费,还要背上倾销的“罪责”,实在是冤得很。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金伟灿和莫伯尼两位博士合作于去年2月出版的《蓝海战略》(Blue Ocean Strategy)一书在西方大为走红,汉译本在国内也掀起一阵“蓝海”潮。在金伟灿和莫伯尼看来,企业和企业家必须以创新为中心来扩大需求,靠加大行业的“饼”开拓新领域。企业家要避免同构竞争,不要在自己熟悉的本行业与同行恶性竞争,而要以价值创新的方式开拓还没人进入的新领域,这样,在企业和企业家面前就会出现一片蓝海。
    独辟蹊径,柳暗花明,就是发掘“利基市场”(Niche)。在现实生活中,无论体育竞赛还是市场竞争抑或政治较量,都不一定是最优者生存──适者生存不在少数;胜利者不一定非是最优者不可──他只需要甩开或绕开对手就够了。也就是说,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还同时存在着大量不同于甚至反向于“弗里德曼假说”的选择。
    举例来说,芬兰并不是一个森林大国,但还在1979年,芬兰的森林工业就曾创下了出口产品每千克4个芬兰马克(2002年1月1日欧元启用,有100多年历史的芬兰马克3月1日退出流通。按1月1日比价,1个欧元约折合6个芬兰马克)的好价钱。1999年,芬兰一家叫做Finnyzmes的酶制品公司生产的一种可分割遗传基因DNA的酶,若以千克论价,竟然高达1200亿芬兰马克。这家北欧唯一生产特种酶制品的公司,有员工25人,产品销往30个国家,年营业额达3000万芬兰马克。公司总经理马蒂拉总结了公司成功的5点经验:具有企业精神的人、能抓住机遇、好的合作伙伴、敬业精神、国家的支持。从这里,可以看出Finnyzmes是如何在生存中超越竞争均衡的。正是凭着这种理性精神,芬兰人才会拥有作为世界品牌的“诺基亚”(NOKIA)。如今的诺基亚是个什么样子?简单一句话,假设芬兰国民都不劳动,仅靠诺基亚也可满足日常基本用度。而法国阿尔卑斯山下的一个小镇之所以闻名遐迩,就是靠着它那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依云(Evian)矿泉水。
    事情并不到此为止。“蓝海战略”在政治和行政领域亦有指导意义。金伟灿、莫伯尼俩人已与新加坡内阁多位高层协同成立了“价值创新行动智库”。两位博士访问中国台湾时,建议谢长廷从竞争激烈杀得血红的“红色海水”中走出进入蓝海。2005年底台湾县市长“三合一”选举,台中市长候选人不理睬竞争对手,自己扮演岳飞精忠报国,模仿帕瓦罗蒂演唱,给选民一个清新形象,终于获胜。马英九亦借助“蓝海战略”赢得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
    简单说来,中国企业所面对的竞争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和企业可以逃脱、回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重叠、交叉、复合所带来的新挑战:(1)新工业化的挑战———粗放的、外延的增长已经走到尽头,必须尽快实现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集约型内涵型增长。(2)节省型清洁型生产———能源原材料价格日益昂贵,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日益强烈,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无论愿意与否,企业都必须正视其不可规避的社会责任———从多占高耗型向少占低耗型转化。可以认为,节约型社会和循环经济能否实现,关键在于企业能否实现这种转型。(3)从生产推动转到消费推动,从出口主导转到内需主导兼重出口。中国内地市场纵深,但开发不足,民众消费力亟待进一步提升———这是中国企业发展的根基;外国跨国公司早就看到这一点了,本土企业急需补好这一课。(4)金融化、资本化加速,企业“并购”如火如荼,联想买下IBM个人PC业务,吉勒吃掉南浮,凯雷并购徐工三一搅局……企业本身已经变成了一种特殊的资本品。在此,除了特殊的经济利益,还有特殊的政治利益、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中国企业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
    仅靠“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技术引进”“合资合作”,是走不出“打工”窠臼的!为了缩短中华民族走向“共同富裕”的分娩期并减轻分娩的阵痛,中国企业必须超越“红海竞争”,走向创新均衡。什么叫资源占先?什么叫领先优势?什么叫弓弦捷径?什么叫后发优势?正是中国企业当下必须苦苦思考和明确的战略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