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6日电(记者张建平 苏万明)今年前三季度,在密集出台节能降耗措施的连续作用下,我国单位GDP能耗有望结束上半年“不降反升”的局面,开始“由升转降”。
权威部门最新初步测算,前三季度,能源消费增速接近或略低于GDP增速,单位GDP能耗将由今年上半年的上升0.8%转为下降,预计全年单位GDP能耗也将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尽管国家首次明确提出今年单位GDP能耗降低4%左右的约束性发展目标,但在现有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不合理产业背景下,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工业投资高速增长,部分地区又开始盲目追求GDP增长,高能耗行业和企业再度抬头。结果,今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引起各方关注。
正是由于第三季度单位GDP能耗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从而拉动整个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从上半年的“不降反升”转为“由升转降”。由此不难看出,今年以来,中央和地方相继出台的节能降耗宏观调控措施效果在第三季度开始充分显现出来。
节能降耗出现的这种“拐点”式变化,与前三季度整个经济在宏观调控下出现的良好趋势一脉相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明确表示,“今年以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到了第三季度,国民经济偏快增长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宏观调控措施已见成效。”
尽管如此,目前我国资源环境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观。从今年前三季度实际情况看,资源环境压力仍在继续加大;要让第四季度单位GDP能耗有较大幅度下降、从而实现全年GDP能耗下降4%左右的目标,仍有很大难度。用李晓超的话说就是,“宏观调控成效的基础尚需进一步巩固。”
环保总局等部门日前公布的“上半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公报”再次敲响环境污染形势的警钟: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近690万吨,同比增长3.7%;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200多万吨,同比增长4.2%;在10万个新上马项目中,有4成项目在土地征用、环境评估和审核程序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违法违规现象。一些县级环保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中,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只有三四成。
这份公报显示,“能源消耗总量持续增长,是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造成单位GDP能耗较高、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的主要原因在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缓慢,能耗低的第三产业增速仍慢于工业增速,能源资源价格水平不尽合理,相关法规、政策、标准、管理制度还不完善,节能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滞后,能源浪费比较严重等等。这些问题在短短几个月内也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不要让好政策变‘软’甚至走了样。要让单位指标真正‘硬起来’,使‘十一五’的约束性指标真正具有约束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循环经济促进会会长吴季松(吴季松新闻,吴季松说吧)认为,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综合措施,使地方政府真正重视能耗和资源消耗指标,为真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在谈到下半年节能降耗工作时表示,要落实节能、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检查和考核,制定和完善促进节约资源的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继续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加大对高耗能行业实施差别电价的力度,淘汰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装备和产品,切实加大节能降耗和环保工作力度。
加快构建节能型产业结构、着力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大力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加大节能监督管理力度、建立健全节能保障机制、加强节能管理队伍建设和基础工作——日前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强节能工作的六项重要措施。
只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4%左右的目标就有希望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想就不会太遥远。 (责任编辑:马明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