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题为:如此解读“奢侈消费”是在误导舆情
关于奢侈消费过重的问题首次进入国家部委的官方报告。日前,商务部公布了名为《2006年前三季度商品市场运行情况及预测》的报告,该报告特别强调了目前中国商品市场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消费存在较大不均衡现象,“炫耀性消费、奢侈性消费甚至浪费资源性消费趋势在部分高收入人群中蔓延”。
这样一个所谓的“不均衡”现象,被某些专家解读为“有钱花不了”与“没有钱可以花”,因为在奢侈消费的背后是大多数中低收入者仍然处于解决温饱的消费阶段。
看到这样的解读,或许大家都会“心有戚戚焉”,尤其是在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但这样的解读却在误导舆情与民意,因为它把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全部归咎于富人的奢侈消费心态,这委实不妥。
回顾经济学发展历史,早在18世纪的西方就曾经爆发过类似今天对于奢侈品消费的争论。当时,伴随着现代商业社会的逐渐成形,作为这种社会流变的标志,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日益讲究和精致化了,也即出现了所谓的“奢侈”。对此,很多学者认为“奢侈”已成为一个“最大的社会问题”,也日益成为一个“最大的思想问题”,并予以批判。但是启蒙经济学家休漠却独树一帜地为奢侈消费辩护,他认为奢侈消费实际上可以推动商业社会的发展,“既然奢侈品以及对奢侈品的欲望可以激发人们内在的情感,并能自发地鞭策人们去勤勉劳作。那么,奢侈就与富强联系在一起了”。
各国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1990年,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签署过一项旨在“安抚低收入美国人”的法令,对奢侈品项目,尤其是昂贵的游艇和豪华轿车征收10%的消费税。但这项法令最终因为弊端远远大于社会效益,仅实施一年便被废止。即便在中国,今年4月开始大幅度调整的消费税规定,同样也增加了对于奢侈品税收的幅度。但是,半年后出台的这份商务部报告证明了其效果并不明显。
事实上,奢侈消费并非等同于恶意浪费,在微观上它同样受制于“经济人”个人理性的约束。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当人们的收人一定时,就确定了他们的预算约束。在预算约束条件下,当一个人花钱追求高档时装的消费时,他必将减少对其他物品的购买;另一个人没有去买高档时装,而把节俭下来的钱买了书籍和电脑,也是在用一种消费满足自己。实际上两人都有某种节俭,只是节俭的内容不同。这是由于两人的偏好有所不同而已,并不意味着谁的行为和道德更加高尚。
有人基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认为富人财富增加会减少增加的消费开支,因此不利于宏观经济增长,但实际上,这一规律成立的隐含的前提就是可供选择的消费对象不变,因此针对富人的奢侈性产品供给增加,由于可以刺激其消费开支,恰恰可以打破这一规律的限制,实现国民消费总规模的增加,有利于宏观经济增长的优化。 (责任编辑:崔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