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以来,中国平板电视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黄金周期间,外资品牌在一线城市的销售量与销售额首次全面超越本土品牌。
但有业内人士指出,夏普、索尼、东芝、三星、LG等品牌在部分低端产品使用台湾屏,降低成本,力压本土品牌,打赢黄金周价格战。 有关专家表示,挟领先的品牌和整机成本的控制优势,日韩品牌可能重划本土液晶电视市场版图。
据报道,黄金周期间,32英寸、37英寸液晶电视的价格大战让平板电视成为苏宁、国美、大中等大型连锁家电超市在黄金周的销售主力。
其中,市场上热销的本土32英寸液晶,市场均价从年初的8600元一泻至目前的4000-5000元左右,个别促销机型价格更跌破4000元底线。而价格降幅最大的是本土品牌40英寸,从6月份的13379元降至9月的10359元,降幅达23%。 对于本土品牌的价格大战,索尼、三星、LG、东芝等品牌也大幅调整价格,最高降幅超过两成。
虽然外资品牌的价格普遍高于本土品牌2000元以上,但根据国美统计的数据显示,外资品牌在彩电销售领域依然占据着优势:“十一”期间彩电销售额的前5名都被东芝、LG、索尼、三星等外资品牌占据。
然而,在黄金周之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市场咨询中心副主任陆刃波点评价格战,认为“部分外资品牌依靠突如其来的价格战获得大胜,而其中原因是部分低端产品使用了台湾生产的液晶屏。致使在销售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消费者多选择外资品牌,所以市场成绩表现好过本土品牌。”
其实,部分日韩液晶电视产品采用台湾产液晶屏是公开的秘密,这并没有以牺牲产品品质为代价。实际情况,大部分本土品牌主要以台湾屏为主,也采购少量韩日屏,外资品牌采购少量台湾屏主要供应全球低端系列产品。
那么,既然出于成本控制考虑,使用台湾屏的电视是否能够保证产品品质呢?
三星负责人指出,引进台湾液晶屏属于正常市场采购行为,并不会影响三星对面板技术的研发和质量管理,“三星已经采用了有效措施对外购产品进行监督检测,以保证品质控制”。
然而,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王宁表示:企业必须明示平板电视液晶屏的真实信息的要求。王宁认为,外资品牌以使用低价原材料降低成本参与中国彩电市场的价格竞争的做法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不能如实向消费者明示,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对于此次外资品牌“台湾屏”事件,厦华新闻发言人魏自力表示:“其实我们并不关注这次事件的原委,但这次黄金周市场外资品牌的降价风波提醒我们,彩电市场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营销、技术、产业链变革,本土品牌在市场竞争中趋向于技术推进,外资注重价格等本土营销策略的应用,在这个新的竞争平台中,本土彩电要获得更强大、持续的竞争力,必须未雨绸缪,在产业链协作、技术开发和创新等基础环节积极做好迎战准备。”
而陆刃波则认为,黄金周液晶屏产地事件的更大意义,在于开启了日韩品牌大规模进军低端液晶电视市场的大门。 (责任编辑:毕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