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祥明
    为使治理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表示全国所有重点市县,应建立动态巡查等制度。
    昨天,记者从国土资源部获悉,经过一年多时间整治,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已取得一定成果,全国查处无证开采6.6万起、矿业权人违法违规8000多起,责令停产整顿矿山1.8万个,关闭矿山8000多个,查处管理违法违规600多起,追究刑事责任1400多人。
    汪民表示,政府仍要对治理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保持高压态势,继续紧抓重点矿区、重点矿种整治,并且全国所有重点市县,要全面建立动态巡查制度、举报制度、重大问题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据汪民透露,在今年整治的基础上,资源整合将是明年矿政管理工作的重点。其核心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的新机制、新制度。当前重点是资源有偿使用、规划制度、收益分配关系和矿业权管理等重点问题。
    “中国矿产资源不足的看法是一个误区。”矿产资源专家王玉平向上海证券报表示,中国矿产资源的问题关键在于利用方式不合理。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资源经济管理研究室主任贾文龙也曾向记者表示,我国一些矿产资源量并不少,但是由于利用效率低才导致资源紧张。
    “以铁矿石为例,截至1999年底,全国共有铁矿产地1830处,铁矿石查明资源储量458亿吨,完全可以满足中国发展需要。但是由于铁矿石品位低,企业开采开发的热情并不高。” 贾文龙说。
    “主要问题还是市场化程度不够。”王玉平一针见血。他告诉记者,自1997年修改后《矿产资源法》明确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但实际推进工作的速度并不理想,“问题非常复杂。既有市场不统一不公平的原因,也有散乱小矿和某些地方政府的腐败等原因。因此,必须破旧立新。”
    据了解,目前国土资源部已经明确的两个目标。其一是资源有偿使用,即按照矿产储量的财产属性、矿业权空间属性和矿产资源国家所有原则,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包括矿业权有偿取得、矿业权有偿占用、矿产资源有偿开采。其二加强矿业权管理,特别是矿业权转让,既要有效地维护矿业权人合法权益,又要坚决打击炒作、投机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