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新网11月13日电据商务部网站消息,2006年10月20日,商务部发布了《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的发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帮助公众了解《规划》的主要内容,近日,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对规划进行了解读。
问:《规划》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央各项农村政策的落实,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告别了自然经济状态,市场逐步成为农村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农村市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一是农村市场规模迅速扩大。2005年中国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2082亿元,比1995年增长1.68倍。
二是市场类型和流通业态逐步完善。传统的集市贸易继续发展,各种批发市场、综合市场、专业市场大量出现,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方式开始从城市走向农村。
三是农村市场主体多样化。从事农产品购销经营活动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超过2万多个,有近600万农村经纪人活跃在广大乡村,从事农产品流通、科技、信息等一系列中介服务活动。
四是农村市场外部环境有所改善。2004、2005、2006年连续三个中央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9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57号)等重要文件,从政策、目标、方针和战略上,对农村商品流通和市场体系建设进行了明确阐述。
尽管中国农村市场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但与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农村市场主体规模小、实力弱。农村个体商户是流通主体,有规模的运销大户和经纪人刚刚起步。
二是流通经营业态及经营方式陈旧。农村市场连锁经营交易额占总交易额的比重不足10%,通过对手交易销售的日用消费品占90%以上。
三是缺乏合理规划和指导。农村“有场无市”、“有市无场”的现象并存,流通成本高、效率低。
四是市场秩序有待规范。农村是地区封锁、假冒伪劣产品的重灾区,农民是市场秩序混乱的主要受害者。
五是农村市场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民人均商业面积仅为城市1/10。因此,发展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构建畅通的流通渠道,已经成为当前“三农”工作的一项迫切任务。
问:《规划》的地位和意义何在?
答:这个《规划》是中国第一次就农村市场制定的专项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总结了“十五”期间中国农村市场体系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十一五”时期中国农村市场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明确了“十一五”时期中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总体目标,提出了“十一五”时期中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规划》对于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村消费,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增长、统筹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1 2 3
(责任编辑:王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