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俞靓 周明 北京报道
    面对10万亿元的存差和央行紧缩政策的频频出手,商业银行加快了中间产品,特别是理财产品的研发和营销。
    大银行开始实施服务为导向的理财业务战略,中小银行则积极推进个性化产品。专家表示,如何避免同质化,增加对个性化产品的开发,成为竞争取胜的关键。
    避免同质化竞争
    在当前流动性过剩局面下,加大自营资金对信用产品的投资、增加代客理财产品的销售,将成为商业银行资产布局的两把“利剑”。
    大银行当然还是这场角逐中的主角。“提升服务质量,创建银行品牌”成为大银行制胜的法宝。分析人士称,大银行在竞争中有先天优势———网点多、业务成熟、知名度高,所以,他们往往选择开展比较成熟的业务。大银行的创新也开始提速,工商银行(行情,论坛)就将电子银行、网上银行作为其主攻点。
    中小银行在中间业务竞争中并不占优势。分析人士指出,中间业务,尤其是理财业务本身需要较强的人力支持和网点配合,中小银行在网点和人力方面处于下风。
    但是,中小银行自然不会放弃这个市场,“快速推进个性化产品,加快产品研发的速度”成为其制胜法宝。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副行长张耀麟说,“目前,我们产品开发的周期只有三个月,下一个产品出炉的时间是11月下旬。”中小银行取胜还在于他们灵活多变的策略,“只要市场上有需要的声音,就可以为这个细分市场设计产品”,一位业内人士称。
    挥洒个性 方能胜出
    上述各家银行纷纷推出人民币理财业务,中国工商银行(行情,论坛)金融市场部主任徐志宏说,人民币理财业务获得的资金,可以帮助银行将资产负债表上的储蓄存款等负债,转化为理财资金,从而提高表外业务资产比重,改善银行的资产结构。
    由于央行一再提高存款利率,许多商业银行担心产品的收益率过低,不足以吸收投资者,于是将很多产品的收益率随央行利率进行了同步上调。在第二届北京金融展览会上展出的许多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对半年前都有所提高。建设银行的“利得盈”理财项目,年收益率最高可达3.05%。此外,各家银行均降低了购买门槛,购买起点资金不断降低,许多产品还可以提前赎回。
    商业银行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对于我国银行来说,大多数理财业务只停留在设计理财方案、接受个人咨询、提供信息资料的阶段,尚不能完全代替个人进行理财操作。
    徐志宏告诉记者,理财产品的市场空间很大,关键是做好市场细分。比如针对老百姓设计一些风险低、收益相对稳定的产品;可以针对富裕阶层设计个性化的产品。
    专家认为,商业银行首先要培育相应市场,循序渐进进行投资者教育;其次,要真正了解客户的需求,并按照客户消费能力量身打造个性化产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银行具备坚实的产品创新和风险控制能力。建立一支值得客户信赖、业务技能优良的营销队伍也非常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