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加入WTO的五年里,中国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世贸进程的推进,现实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也亟待解决。今年12月11日,按照加入世贸的承诺,金融业将进入全面开放的新时期,中国银行业作为我国金融业的核心,必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搜狐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特别邀请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经济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老师做客,就当前我国银行业的焦点问题做进一步的分析,以下是其精彩观点。
主持人:最近光大银行的重组改革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热点问题,据说汇金准备向光大银行注资两百亿,两百亿是上限,超过两百亿的钱由光大银行自己筹集重组成本。您如何看待光大银行的重组?
郭田勇:首先光大银行属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但是光大银行的控股股份可以视同国有,是由光大集团控股的,光大集团属于国有企业。我前一段时间看到报道,社会上对于汇金公司注资光大银行,大家有所争议。
主持人:改革的成本是分摊到每一个纳税人的头上,为什么国家出钱?
郭田勇:这个问题也要历史地看待,光大银行在发展过程中曾经接手了中国投资银行,中国投资银行以前是由建行全资附属的一家商业银行。中国投资银行在经营中形成大量的不良贷款,在光大银行接手的时候把中国投资银行整个债务全都背过来了,这块包袱政府一直没有卸掉。从理论上来讲,中国投资银行的包袱应该由中国政府来卸掉。汇金公司给光大银行注资应该也考虑到这个问题,也是解决以前历史遗留的包袱。
现在光大银行虽然是一家商业银行,未来也要重组上市,如果中央政府不拿钱的话,可能改革起动起来比较困难。这也是把历史情况和经营现实相结合所做出的比较现实的选择。 (责任编辑:谢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