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方早报》报道,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疲软内需终现复苏苗头。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已长期处于历史低位,显示消费品市场仍处于需求不足的态势。
报道指出,长期以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并不是齐头并进。 消费增长相对滞后,而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二马”当先,这直接导致了目前中国经济的一些不适。内需不足已成为目前中国经济不平衡的最大症结。
根据国家统计局昨天提供的数据,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9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3%,增速创下近2年以来的新高。1至10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08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6%。
花旗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昨天表示,这对中国经济是一个相当令人鼓舞的消息,启动内需对解决中国经济的投资过热起到关键性作用。
报道同时指出,内需开始抬头并不是初现端倪。央行13日公布的10月金融运行数据显示,人民币储蓄当月存款减少76亿元,创下了自2001年6月份以来的首次月度储蓄下降。而储蓄率过高正是伴随中国内需不足而并生的难愈之沉疴。
商务部本月初也曾预测,在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的推动下,中国消费品市场在四季度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全年零售增长率约在13.5%,达到7.6万亿元。
但不容乐观的是,在消费品价格端上并未显现出内需启动的苗头。从理论上而言,消费走高应伴随着价格上涨。国家统计局前天表示,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仅上涨1.4%,比9月还回落了0.1%,CPI已长期处于历史低位,显示消费品市场仍处于需求不足的态势。(张明扬) (责任编辑:毕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