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最近,证券时报记者走访了青岛高新区,尽管高新区正处于管理架构的调整时期,但一区多园新格局的形成、校地合作的累累硕果、具有后发优势的产业集群以及充满活力的高新企业,都将加快青岛高新区实施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二次创业”,一个最新构筑的创新大格局正在形成。
    “高新区的管理体制正在调整过程中,目前处于过渡期。”最近,青岛高新区一位负责人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称。
    今年上半年,青岛高新区扩区获国务院批准,使青岛成为了全国十五年来首个扩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面积的城市。该负责人说,青岛高新区的扩区以及管理架构的调整,将使高新区加快施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二次创业”,高新区将成为支撑产业发展和创新的重要载体,面临新一轮大发展的大机遇。
    传统园区发展受限
    青岛高科技工业园建立于1992年6月,规划面积67平方公里,当年9月国务院批准在其南部海滨设立“青岛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面积达10.8平方公里,12月国务院又批准其北部产业区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面积9.8平方公里,其中有8.8平方公里在青岛市崂山区辖区内,一般所指的高科园区即指崂山区的高科技工业园。为了发挥政府的资源优势,青岛高科技工业园管理委员会作为青岛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从1994年开始即与崂山区政府合署办公。
    “合署办公非常好的效果就是青岛的高新区发展速度相当快,但到了现在,它与高新区新的发展格局已不相适应。”高新区的一位负责人称。
    而另一个制约因素也在凸显,即崂山区内8.8平方公里的区域已经开发得差不多,扩大再开发的土地相当有限,因而市政府又委托市北区在胶州湾北岸新开发了1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纳入高新区管理。由于原来的管委会和崂山区政府合署办公,原先的管委会已经不适宜再管理新的区域,因而市政府成立了新的高科园管委会,对所有的资源进行协调,同时,原本不属国家级的市南区的软件园也一并纳入了管委会的管理。
    “一区多园”新格局
    目前,青岛高新区已初步形成“一区多园”的崭新格局,包括青岛高科园、青岛高新区黄岛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青岛高新区市北新产业园(含青岛科技街)、青岛高新区市南软件园。
    青岛高新区的负责人介绍,管理体制调整后,青岛高新区所属各园区将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以特色、创新、聚集为主线,合理进行产业布局调整,集中力量发展园区特色主导产业,建设孕育特色产业基地。
    其中,高科技工业园着重发展以嵌入式软件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通信产业、海洋生物和医药产业;市北新产业园重点发展IT电子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以及新材料产业;市南软件园集中力量建设国家一流软件产业基地,力争在东北亚国际区域软件产业占有一席之地;黄岛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重点发展信息家电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青岛科技街则致力建设高新技术成果孵化、交易、展示中心。
    自主创新推动“二次创业”
    记者从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了解到,今年青岛高新区发展总体思路已经确定,即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发展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加快实施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二次创业”,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发挥应有作用。
    据了解,从今年开始,青岛市将设立高新区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营造有利于高新技术成果转移和产业成长的良好环境,使高新区真正成为孵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摇篮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地。
    目前,青岛高新区已经形成了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为基础,以青岛创业园为载体,内含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青岛通信产业园、国家863软件孵化器等多个国家级创业基地为支撑,以中小科技企业集群为主导的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体系。
    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完成基本的架构调整之后,高新区将制定加速高新区发展的相关政策,努力使青岛高新区成为全市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以及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四大产业两大重点青岛高新区发力二产
    很多人大概想不到,大家耳熟能详的金牡蛎的技术居然出自青岛高新区。据称,当时要价30万元转让给青岛的一家本地企业,结果没有合作成,后来转让给了深圳海王集团,做成了20亿元的产业。
    时至今日,这个案例仍然是青岛人对自家门口的技术没有好好利用的一个遗憾,同时也成为了青岛发展海洋高科以及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发展的一个动力。
    根据青岛高新区已有的产业和资源优势,按照未来产业发展的大趋势,高新区确立了集中发展的四大产业:家电电子通讯、生物制药、软件、新材料。在这四大产业中,将突出两个重点:海洋生物制药产业和以软件为核心的电子通讯产业。目标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这两个产业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海洋高科产业蓬勃发展
    青岛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海洋高科产业是青岛市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青岛不仅具有发展新兴海洋科技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还有着无可比拟的科技力量和人才优势。
    据了解,目前,青岛市集中了全国1/3的海洋科技开发机构,拥有25家有关海洋的科研、教育机构,7000多人的海洋科技人才队伍,包括10多位海洋科研领域的两院院士、200多位博士生导师、1000多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海洋科技工作者。
    国家973计划海洋领域启动的7个项目,就有6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和主持单位在青岛;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启动的200多个项目,近一半落户青岛。2005年青岛市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680亿元,占到全市GDP的12%。
    目前,中科院海洋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一所等科研机构都在从事海洋药物及保健品的研发与开发,一些大企业与科研单位共建了一批海洋药物和保健品研究开发基地,其技术和成果辐射全国,现在青岛市正在研究发展的海洋药物和保健品近百个。
    青岛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信息咨询部于宁峰向证券时报记者介绍,目前青岛高新区引进和培育了黄海制药、华仁药业、三V诊断试剂、海大兰太制药等一大批医药项目。同时,也吸引了一大批生殖医学、干细胞移植、转基因工程等先进生物技术的国内一流专家和海外留学人员,创办了30多家科研机构和科技型公司,使海洋生物制药产业形成了一个集体群。
    构建嵌入式软件产业链
    抓住国际资本加速向中国转移、山东省建设半岛城市群国际制造业基地的历史机遇,海尔、朗讯、汉缆、帝科等一大批电子通讯骨干企业的入驻,使青岛高新区成为了全国重要消费类电子家电产品的生产基地。同时,青岛高新区内还汇聚了爱立信、东软、浪潮、清华紫光凯远、中天等一批知名软件企业。
    “崂山(高新区)有着非常好的嵌入式软件的发展土壤,青岛有一大批如海尔、海信等对嵌入式软件有需求的大型企业,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知名嵌入式软件企业来青岛、来高新区发展,共同打造中国软件(行情,论坛)新的经济增长点。”青岛高新区的负责人说。
    显然,电子家电通讯硬件设备制造产业群和软件产业群的形成成为了青岛发展嵌入式软件产业链的基础。
    从2003年起,青岛高新区就设立了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出台了与之配套的软件产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政策。
    去年10月,中国软件(行情,论坛)协会嵌入式系统分会青岛培训中心在高新区挂牌。同时,高新区还启动了“青岛嵌入软件产业国际论坛暨中国嵌入式系统年会”,成立了“中国嵌入式系统产业联盟”,产业联盟将开展横向联合,逐步开展销售、技术开发、融资、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合作。此举被认为是我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突破口。
    为使软件产业获得充足的技术和人才支持,高新区与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对软件企业的扶持方面,高新区将原先综合型的孵化器分解为软件孵化器等重点孵化器进行培养,建立了以IT研发生产、电子商务、软件开发等功能为主导的高新区软件园,解该软件园是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青岛高新区软件产业总收入达13.2亿元。青岛高新区的软件企业集群具一定规模,软件产业链日渐成型,软件产业已逐步“嵌入”了国际软件产业链的高端。
    八大孵化器助力中小企业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创新发展环境的建设至关重要。青岛高新区几年前就出台了筑巢引凤、建设科技创业孵化基地等一系列重要举措并取得成效。目前,仅崂山区(青岛高科技工业园)一地,就已通过整合资源,建成企业孵化器8个,孵化面积18万平方米,入驻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多家。
    青岛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主任肖焰恒向证券时报记者介绍说,科技企业孵化平台在许多地方都是由政府全面参与,往里投钱,低费甚至免费让创业企业入驻,结果政府往往因财政投入过大而陷在里面,这方面青岛高新区也曾走过一条弯路。
    前几年,高科园也是采取这种形式,但很快发现了其中的弊端:一是鱼目混珠,不少非高新技术企业也搭上了这个“免费便车”;二是这样的孵化平台建多了,当地政府不堪重负。
    此后,崂山区把创新平台建设的基点放在了政府引导,社会投资,市场化运作上,减轻了政府的财政支出负担和投资者的经营风险。
    高科园规定:今后三年新增的30万平方米孵化器,全部采用市场化手段建设,进入孵化器的企业,门槛要高,一律不减免租赁费,进来后支持要大,免费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信息服务和投融资服务以及政策支持。并配套出台了各种政策,引导村庄、企业和单位,投资建设孵化器。
    肖焰恒说,筑巢引凤之外,针对高科园多年开发之后土地匮乏的现状,他们还积极“腾”巢引凤,即“腾”传统产业之“巢”,引高新技术产业之“凤”。如高新创业园。高新园改造前为舒美家具公司制作家具的厂房,年产值约300万元,属粗放型传统产业,通过政府引导,产业转移,改造成创业基地,仅1万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现已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超过2亿元。
    据统计,为推进创新创业体系建设,崂山区、高科园设立了每年1000万元的孵化器发展专项资金和每年500万元的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04年以来,全区在创业基地建设、专项资金扶持、技术平台搭建、科技三项资金、孵化创新服务等方面投入资金近1亿元。创业服务中心还专门聘请专业咨询公司开展“青岛创业园”品牌建设,将8个孵化器统一冠名“青岛创业园”品牌,由青岛高新技术创新服务中心运营管理。
    肖焰恒表示,三年后青岛高科园的孵化器面积将超过5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数将超过500家。
    校地合作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
    走马青岛高新园区,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不仅是高新科技企业园,也是一个大学和科研院所园区。
    “中国海洋大学的主校区建在这里,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等一些研究院所的重点验室也在这里。”陪同证券时报记者参观的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信息咨询部的于宁峰告诉记者,目前,已有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22所大学和大院大所落户青岛高科园内,这些大院大所是青岛高新区自主创新强大的科技后盾。
    目前,多数企业与相关的高校院所和产品上下游的国内外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大院大所”战略
    为整合吸纳国内外一流的创新资源,激发高校院所蕴藏的巨大潜能,早在2003年,青岛市就制定了“引进大院大所”战略,推出了大型科研院所与大企业合作的“双大合一”模式,即以科技成果或某一技术系列为纽带,双方紧密结合成立股份公司、项目公司、技术入股等不同类型的实体。
    2005年初开始,高新区加快了校地院地合作战略的实施,制定出台了专门的政策,从成果转化、资源共享、人才合作三大板块入手,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据介绍,崂山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校地院地合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校地人力资源合作开发的意见》等政策,并已与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一所等9家高校院所签订了校地院地合作的《框架协议》。
    为了便于沟通,政府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校地合作的领导小组,由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牵头,与科研究所成立一个协调机构,把企业的需求传达给大学,使二者进行人员和成果的对接,并在大学里成立了以科研成果转化为重点的科技孵化基地,一旦科研成果有市场化前景,再将项目转到创业孵化器里进行后期的产业化工作。而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会给予科技经费的扶助,这部分科研经费每年高达数千万元。
    支持创新屡结硕果
    目前青岛高科技工业园已拥有国内外41家科研机构,研究领域涉及海洋天然产物、新材料、纳米技术等20多个领域。在校地合作方面已实施了120个产学研合作项目,27个项目获得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奖励,建立了天然产物中试和产业化基地等5个公共技术平台。校地合作也越来越呈现出合作形式多样、合作层次提升的新特点。
    政府的推动下,各项校企合作项目正在稳步推进。海大新星计算机公司与海尔集团合作开发PDM产品分销系统、青大与海尔合作联合承担国家信息家电家庭网络平台“863”项目在推进中;科技大学与汉缆集团、崂塑集团等企业在高分子材料,尤其是高性能电绝缘材料和功能高分子材料方面加强研发和产业化,有多个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科技大学与企业共建科大伊科思工业技术研究院,成为工业技术开发、新产品开发方面的基地。
    除了区内“架桥”,青岛高新区还把目光投向了市外院所和全球化合作。依托国家海洋局一所,借助西安在无人机研发方面的优势,研制成功了我国“863”重大科技成果“无人机遥感监测系统”,被青岛市委、市政府列为财政重点支持的四大自主创新产业化项目之一。
    不久前,高新区与美国哥伦比亚市政府在科技、教育等领域搭建战略合作平台,推动密苏里大学等知名大学与青岛市高校间的合作。而一些世界500强企业科研机构的引进则强化了高新区的科技实力。
    大企业和大院大所不仅推动青岛高新区抢占了科技自主创新的制高点,还在自有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全区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比重达到95%。累计专利申请量达5142件,占全市专利申请总量的1/4;专利授权量达到2689件,万人专利拥有量134件,达到全国一流水平。110项成果获得国家、省、市各级科技奖励。
    走近资本市场的地恩地
    “D&D是Dream和Dragon两个英文单词的开头,寓意为‘梦和龙’。” 青岛地恩地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董秘于秀成向证券时报记者解释公司LOGO里这个奇怪的字母组合。
    这个有着龙的梦想的公司创业几年来发展迅速,已经成为青岛高新区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样板,该公司目前已经完成了上市辅导,计划在中小企业板挂牌上市。
    200万到6个亿
    地恩地创立于1997年。当年的营业额仅为200万,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地恩地集团公司目前年产值已达6亿多元人民币。
    现在,地恩地集团拥有青岛地恩地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机电科技)、青岛地恩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科技)两家控股公司,此外还拥有部分投资业务。业务涉及机电产品、生物产品制造、投资、进出口贸易等。
    地恩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微生物制品的研制和开发;地恩地投资置业的主要业务为高新区内在建的22层的地恩地大厦以及胶州住宅小区的开发;准备上市的地恩地机电科技股份公司拥有员工1800人,产品为台式电动工具、汽动工具、小型机床及机床附件,去年总产值4亿多元。
    目前,地恩地机电公司的全球市场营销网络已初步建成。其机电产品主要消费对像为家庭、作坊、小型加工厂,主要销往国外市场,其中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占了公司总销售量的70%,国内市场暂处于铺设营销网络阶段。作为崂山区的出口创汇大户,地恩地机电2005年创汇5500万美元。
    公司得以迅速发展,董秘于秀成认为,这与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及出口创汇产业的政策支持分不开,此外,也与地恩地的管理团队、研发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力三大核心竞争力密不可分。
    专利“明星”
    “机电行业本身是一个传统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竞争激烈,很多企业倒下去了,但我们坚持下来了,主要原因就是公司在传统的产品里注入了高科技含量。”于秀成说。
    有一件事一直让地恩地的人津津乐道,2003年,公司收到来自大洋彼岸的一份传真:“鉴于贵公司申请的激光定位孔加工技术专利波音公司已经申请,你们的申请将被驳回。”
    地恩地立即启动了专利复核程序,并组织知识产权保护人员,对波音公司的同类专利进行全面剖析。他们发现,波音采用的是电子摄像辅助技术,而地恩地仅凭平面相交的原理就实现了准确的钻孔定位,原理截然不同,而且两者应用条件和范围也不一样。
    结果去年5月,地恩地的发明专利申请在美国顺利获得授权证书,贴有“地恩地”标签的激光定位钻孔机床在欧美市场一推出,就引起极大震动。媒体将这一专利权之争称为“地恩地打败波音。”
    目前,该独创性的激光定位孔加工技术已经获得美国等11个国家的发明专利权,仅此一项专利就使激光定位器的生产成本降低了90%多。
    “公司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已拥有近400项专利技术,且均已用到产品中,其中国外申请专利达46项,公司已经成为全国的‘专利明星’。公司已由以前的OEM商业模式转变为ODM模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议价能力。”于秀成说。目前地恩地集团已拥有研发工程师80多人,每年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超过同行业平均水平。
    资本市场之路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融资,从最初向私人借款融资到后来银行贷款支持,地恩地走过了一段不平坦的路。
    随着地恩地的发展壮大,私人融资显然不能满足需求,银行融资成为公司发展主要资金来源,此外,就是与客户的账期约定。说起这些,于秀成感受最深的是:“银行实际操作中对民企还是心存疑虑。由于受资金瓶颈的制约,公司有再好的投资计划也无法完成。”
    2002年,地恩地公司高管层达成共识,公司要做强做大,必须进入资本市场。“这些年来我们一直自己约束自己,但远远不够,我们认为只有进入资本市场才可以使企业真正进入规范化运作。”
    最初,地恩地高层也曾考虑过到香港或者纳斯达克上市,但最后还是确定在国内上市。“不管在哪里上市都得把基础打好。”于秀成说,这已经成为了公司管理层的共识。
    2002年12月,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2004年11月进入上市辅导期,2006年下半年随着新老划断后,证券市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业务的恢复,公司的上市工作又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
    于秀成表示,地恩地准备将首次募资的资金用于扩大产能和完善产品线。“今年公司预计营业额比去年有大幅度增长,公司计划5年之内把营业额做到20-30个亿。”于说,地恩地的愿景是坚持龙的梦想,做一个中国特色的跨国公司。
    2005年末统计数据
    完成生产总值196.98亿元,同比增长17.6%。税收总收入33.09亿元;
    高新技术企业202家,高新技术产品382个,申报专利601项,累计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5142件和2689件;
    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48亿元,同比增长43%。
    固定资产投资72.6亿元,同比增长61%。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0多亿元。
    出口创汇17亿美元,同比增长25%。
    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5家;
    新建成各类大项目44个,总投资25亿元;
    在建、待建各类项目126个,总投资约400亿元
    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2家,均居全市首位。
    科技企业孵化场地面积11.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80余家,毕业企业89家。
    2005年,崂山区在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评中,名列综合评价指数和综合评价指数增幅双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