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过渡期将于今年12月11日结束,金融业的开放一直是争论最多的领域。中国保险业作为金融领域的重要一环,中国保险业将如何应对?搜狐财经特别邀请我国著名保险专家、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以及信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方志男做客,就当前保险业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主持人:看保险业“十一五”规划提到要推动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整体改制上市,最近的报道像平安保险、中国人寿都加速回归国内A股市场,郝老师您怎么看?
郝演苏: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市场发展不太正常的情况,就是说中国的保险业可以在A股上市,但是我们的保险业务并没有走出去。 通常在研究资本属性的时候有这样的说法,我是你的消费者,如果同时能够购买你的股票,我会对你的产品,对你的服务有很好的监控,否则我只是一个投资者而不是你的消费者,不是你的客户,目前中国的保险公司出现这样倒挂的现象,人保、人寿、平安都在海外上市,海外并没有他的客户,在这种状态下不公平。一个是中国的客户,如果想成为它的投资者,分享成长的利润,不可能。 再一个,既然我是你的客户,我为什么不可以通过购买你的股票方式来研究你,来分析你,同时监督你这个企业尽快地成长,包括有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我们过去可能考虑在国内的集资、融资的承受力,包括各个方面的考虑。中国最好的三个保险机构是在海外上市,而且股市涨得很好,国外的投资者赚得很好,而国内投资者,国内的客户没有分享这个结果,而利润的形成是中国客户创造的,既然是中国客户创造,为什么不分享他的成长呢?这是应该的,这是必须的。
主持人:郝老师,我们还看到“十一五”规划里还提到鼓励保险机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
郝演苏:有条件的资本运作还是围绕着如何在资本市场上能够高效率、低成本的运作,做出这样的考量。中国市场本身在发展中,人才很缺,并不能说没有人就不发展,中国保险业如果能够做好,使投资效率更加有效率而且低成本,像英国保诚有自己独立的基金机构,包括在海外有很多这样的选择,因为市场产品很多,有很多投资产品,万能寿险,包括对客户的资金的管理和安排,需要和基金产品进行组合,这种组合进行挂钩,相对比较方便一点。 (责任编辑:谢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