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大盘冲击2000点。和近几日一样,领涨的还是大盘蓝筹股。
这是一个寻常的交易日,在近一个月的行情当中。不寻常的是,随着大盘蓝筹股的狂涨,国有股权正爆炸式的实现增值。
仅仅17日一天内,宝钢股份大股东宝钢集团持有的137.2万股股权账面增值28.8亿,而中国石化大股东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持有的617.57亿股股权则增值259.38亿。 这是蓝筹股行情国有资产增值的两个典型案例,而随着蓝筹股行情的持续,资本市场还将为各级国资部门创造巨额财富。
财政部、中央汇金浮盈万亿
国海证券研究员钟精腾认为,今年的行情特点明显,以基金为代表的主力机构在今年上半年的投资过程中,对于概念股的炒作曾经盛极一时,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大力建仓军工概念股,但是从下半年开始,机构对于有业绩支持的大盘蓝筹股形成共识,大盘蓝筹股行情启动。
此外,钟认为,上市公司业绩的好转也导致行情得到持续,今年中报时,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仅为2.5%,而到三季报时业绩增长达到21%,预计四季度业绩还会同比增长30%。在此背景下,牛市行情得到有力的支撑。
东方证券研究员吴刚认为,“除了基本面因素外,市场的新增力量开始向机构倾斜,估值水平非常低,并且行业增长稳定的股票就显得非常有吸引力。”此外,“最后,来自市场心理因素,市场普遍预期,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大盘权重股会成为稀缺资源,加大了现阶段对这些大盘篮筹股的投资”。
对于希望预先抢得筹码的机构而言,买入银行股是最好的选择。
按照11月16日收市价计算,7只银行股总资产达25554.94亿,其权重占到深沪两市的34.55%,是深沪两市的第一权重板块。
而7只银行股中,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又是其中最大权重股,两者总市值为21983.23亿元,占到两市总市值的29.72%。
在股指期货推出后,机构通过买卖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的股票,完全可以达到操控指数的目的。而操控这两只银行股股价的资金量要求并不高。
按照11月16日收盘价计算,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的流通市值为418.09亿,仅占总流通市值的2.31%。而中国银行上市至11月16日,日均成交额仅为3.87亿元,工商银行上市至11月16日日均成交量也仅为16.99亿元。相对于两者万亿的庞大体量,机构操纵其股价却仅需不到20亿的资金量。
资金对于银行股的热捧也使得中央汇金公司和财政部双双成为最大获益者。
按照今年中报的净资产计算,中央汇金公司和国家财政部持有两家银行的股权总值为5120.73亿元。但是按照两只个股11月16日收盘价计算,中央汇金公司和国家财政部的上述股权已经价值15298.40亿元,账面浮盈10177.67亿元。
而交通银行的“海归”也使得中央汇金有望获得更大账面利润。
11月16日,交通银行副行长彭纯在三季度业绩发布会上透露,交行当日下午召开董事会,审议并通过了交行将发行不超过45 亿股A股的议案。交通银行是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国有股权占64.47%,其中国家财政、中央汇金公司、社保直接控股约40%左右。
中原证券研究员张冬云认为,今后A 股市场金融股的总体运行趋势,将会影响到参与A股市场绝大部分机构投资者的赢利水平变化。
财富集中20强
wind资讯显示,从8月1日招商银行和中国石化为标志的大盘蓝筹股启动开始计算,到11月16日,上证指数上涨了20.39%,但是跑赢大盘的个股仅有207只,仅占1386只个股中的14.94%,而且其中有27只是在今年8月1日以后上市的新股。将新股因素排除在外,上述比例更低,7月31日前上市的A股跑赢大盘的仅有180只,仅占同期已上市公司的13.28%。“一九现象”明显。
但是这些个股的权重却不容忽视。按照11月16日的收盘价计算,这207只个股的总市值达到35670.93亿。而1386只个股的总市值为73968.93亿,207只个股占到总市值的48.22%。由此可推断,大涨个股绝大部分为大盘蓝筹股。
8月开始的这一轮大盘蓝筹行情,为资本市场参与者创造了巨额的财富。
8月1日前共有1355只个股上市,按照8月1日的收盘价计算,这1355只个股的总市值为51636.35亿,而到了11月16日收盘,这1355只个股的总市值增加到58351亿,资本市场的财富净增加6714.65亿。
其中通过计算总流通市值增加量可以估算出流通股股东的财富增加总量,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8月1日收市,1355只A股的总流通市值为14875.89亿,到了11月16日收盘,上述流通A股的总市值增加到17443.404亿,增加了2567.514亿。
由此可知,非流通股东的账面浮盈是4147.136亿,比流通股东多1579.622亿。
虽然流通股股东财富大增,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会惠及普通股民。
数据显示,非流通股东的盈利大部分集中在前20大权重股身上。按照11月16日的收盘价排出沪深20只最大权重股,其中有三只是8月1日后新上市的,分别是大秦铁路、中国国航、工商银行,此外上港集团则是在10月26日吸收合并上港集箱后整体上市。
剩余16只权重股在今年8月1日的总市值为19671.69亿,而到11月16日,上述权重股总市值增至24386.51亿,净增加4714.82亿。占所有股东财富增加额的70.22%。而这16只权重股的流通市值同期也从2102.671亿增加到3489.229亿,净增加1386.558亿元。占流通股股东财富增加总额的54%。
上述20只权重股的大部分股权都被基金、QFII等机构揽入囊中,基金中报显示,中国银行75.27%的流通筹码集中在基金手中,机构持有中国石化,中国银行等的流通股也占到总量的20%以上,而基金持股比例相对较少的宝钢股份、华能国际等,则是QFII的重仓股。分得最大的蛋糕的,同样是这些机构。
在8月1日到11月16日期间上市的31只新股身上同样出现财富集中流向大盘蓝筹股的现象。截至11月16日,今年8月1日后上市的31只新股流通市值增加了110.88亿(用11月16日收盘价计算出的流通市值-上市首日收盘价计算的流通市值),31只个股截至11月16日的总流通市值为686.85亿,而同样方法计算出来的工商银行、大秦铁路、中国国航以及上港集团四只个股的流通市值就由405.69亿增加到504.13亿,净增加98.44亿。占了新股流通市值增加额的88.78%。同样的,这四只上市公司的流通筹码也有很大部分集中在机构手中。
权重股大部分的大股东都是国资部门。上述20只国有股中,除了万科A、中兴通讯以及民生银行三只个股股权较为分散,股东性质较为复杂外,其余17只个股控制权均在各级国资部门手中。这17只个股中除了四只是在8月1日后上市外,从8月1日到11月16日止,13只个股的大股东获得了3172.97亿的账面增值。(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孙可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