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限粮油出口 全球大豆贸易变局
豆类牛市向纵深发展,过去30年的价格箱体可能被打破
农产品牛市在全球的蔓延引起了世界粮油主产国政府的高度关注。为控制本国价格的过度上涨,满足自身的需求,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限制出口。 继优质小麦主产国澳大利亚和乌克兰在小麦出口上采取一些措施后。上周五,世界第三大大豆生产国以及出口国阿根廷,也突然宣布暂时停止粮油作物的出口报关申请。
阿根廷农业秘书处上周五表示,该国将从2006年11月17日开始关闭2006/2007年度的粮食、含油作物以及相关子产品的出口申请。农业秘书处市场主任Ruben Ciani所签署的一份法令写道,“鉴于过去一段时期内非同寻常的大量出口报关,为了处理收到的所有文件,以及秘书处将准备一份关于目前形势的报告,所以我们从11月17日开始将不再受理出口申请”。阿根廷的所有农产品出口都必须进行出口注册,并根据当天的登记情况制定一个参考价格。
这个消息对中国以及世界豆类商品价格的影响是巨大的。出于对阿根廷暂停报关以及可能在恢复报关后提高出口关税的反应,本周一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期货有史以来第一次报收在涨停板上,大豆价格也是上涨了70元/吨以上,豆类各品种价格均创出过去一年半以来的新高。
牵一发而动全身
阿根廷暂停出口报关对全球大豆贸易格局的影响是巨大的。在阿根廷出口减少后,美国大豆和豆油的出口将从中受益。本周一,美国大豆豆油期货电子盘大幅上涨,CBOT豆油价格甚至创出本轮牛市以来的新高。
根据我国海关数据,2005年我国进口阿根廷大豆740万吨,占全年进口总量2659万吨的27.8%。2005年我国进口阿根廷豆油136.7万吨,占全年进口169万吨的81%。中国过去几年进口的豆油基本都来自于阿根廷,这是昨日中国豆油报收涨停的原因。
在商品牛市中,常常会跳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理由来支持价格的上涨。刚刚过去的原油以及金属的暴涨行情中,在价格调整的关键口上,市场常常会突然冒出一两个地缘政治事件或者罢工事件,现在的农产品也是如此。商品价格变化的本身也在影响着商品供需、政策、心理因素。农民以及农场主的“卖跌不卖涨”、加工商采购上的“羊群效应”、囤积以及投机的需求,这些因价格上涨趋势形成而出现的现象都在助推着价格的继续上涨。
政策利好促豆价补涨
国内的豆类价格终于开始补涨,在过去的5个交易日里,大连价格上涨了150元/吨,而CBOT大豆上涨了15美分(截至本周一电子盘,相当于中国价格60元/吨),国内外大豆差价套利者大行其道。
国内价格补涨除了我们以前阐述的原因外,还有一个新的政策因素:近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林业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11月10日,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表示当国内粮食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时,国家有计划地拿出一部分粮食加工转化为生物能源,并表示这将有助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继美国、欧盟、巴西之后,中国这个世界经济大国,也将大张旗鼓地进军生物能源工程,这对国内油脂以及玉米市场无疑是长期的利好。虽然笔者极力反对中国推行“以粮养车”的生物能源财政补贴政策,但毕竟中国是石油需求大国,有专家统计,按照中国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中国至少需要4.5亿吨原油,远远超过本土2亿吨的生产能力。在粮食安全与国家经济安全之间,政府不得不作出一些权衡。
或颠覆历史价格区间
在阿根廷暂停出口报关以及中国力推生物能源这两个新的因素的支持下,笔者预计下一步豆类商品将成为国内和国际农产品牛市新的上涨领头羊。特别是豆油,将是CBOT市场上继小麦、玉米之后第三个领涨品种。豆类价格在供求面并不理想的背景下,不知不觉已经上升到近两年来的最高水平,上涨力度之强远远超过大部分市场参与者的预料。但是,市场总是正确的。
展望未来3年,农产品价格仍有非常广阔的上升空间,甚至农产品过去30年所形成的价格区间有被整体推翻的可能。也就是说,大豆市场过去30年的500-1000美分的价格箱体未来可能被打破(玉米和小麦同理)。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在恶劣的气候条件的作用下,全球农产品将结束过去3年的丰收年景,进入一个歉收的三年周期之中。今年秋播中国华北地区大面积严重干旱就是一个例子。二是农产品的使用价值开始发生历史性的改变。过去几千年的时间里,粮食都是用来喂养人类和牲口的,但是现在开始要来喂养汽车和机器了。也就是说,农产品的需求将得到历史性的提升。
农产品的牛市仍在蔓延之中,只有买入才是正确的。 (责任编辑:单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