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房产调控逐渐深入,房地产商的日子将日益难过
房地产宏观调控各项政策的出台,打乱了一些开发商原有规划,遭遇资金寒流的开发商,又不得不面对规划难以通过,延期开工甚至搁置项目的危机。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一被称为北京亚奥商圈标志性中心的大型地产项目可能遭遇停工危机。 “本应在4月份开工的二期工程目前没有开工迹象,我们担心三环内的类似项目都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一知情人士向上海证券报透露。
短期内无望开工
根据开发商规划,上述项目去年一期工程封顶后,今年的二期工程规划将于年初报批,并于4月进入开工阶段。但从今年6月开始,开发商渐渐感到了延期危机。“几个月过去了,规划就是批不下来。”公司人士介绍,而最主要的政策影响是关于“70%住宅面积须建9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的政策。
今年调控时,“70-90”的结构调控政策颁布后,多家正值此时报批规划的北京房地产开发商同时遇到审批阻碍,“等待细则”成为当时有关部门给开发商们的统一说法。但是,北京等地住房结构比例细则始终不出,只有建委和规划局等相关部门一些零星的“严格执行中央调控政策”的说法。“实际上,我们的项目一直处于审批搁置阶段,最终的审批时间变得不确定。”内部人士透露,“到了11月,一种说法已经在公司内部悄悄流传:这个项目可能要一直停工了。”
现在开发商更关心的问题是,这种因规划审批受阻造成的企业损失该如何弥补。“这不是几个月的停工问题,可能几年时间。”开发商称。
沪深同刮“项目搁置”风
受到政策从严控制而延迟规划审批和开工的房地产项目不仅存在于北京。根据记者了解,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也有部分项目在规划报批阶段陷入搁置或推迟审批。“我们代理的客户有两个项目遇到搁置审批的问题,具体原因不清楚。开发商目前只能做一些其它的准备工作,甚至按照不同方案做不同的准备。”戴德梁行上海分公司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而来自深圳香地·半求工作室的监测结果是,6月至9月期间,深圳市规划局共接受商品住宅审批案210宗,其中104宗因为没有满足“国六条”的相关结构调控规定而未获批准———未获批准项目比例创造深圳有史以来的新高。
或导致短期内供应吃紧
分析人士指出,中央调控政策从长远来看,积极意义毋庸置疑:既可以增加单套住宅的总供应量,又减少总价以利于普通家庭购房。但是,对于审批的重新规定如果没有一定步骤,会在近期减少原本供应就比较紧张的一线城市的楼市供应量。
“我们预计深圳50%的商品住宅项目规划未获通过意味着无法按期开工建设,入市销售时间也将随之推迟5个月。”半求工作室分析师指出。另外,深圳市还有637份在6月1日以前通过了规划审批,但是没有取得施工许可证的项目也需要就结构比例进行重新审查。“即使项目通过审查,估计也会延后3个月以上的入市时间。”
“受供应紧张影响,北京房价短期内仍可能上涨。”中原地产华北区董事总经理李文杰称。据他介绍,因为一些房地产项目在审批进度上滞后3至4个月,加上北方冬季停工期的影响,大量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入市销售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将推迟到明年。如果加上未封顶楼盘不得办理按揭贷款的政策影响,北京楼市供应可能进一步吃紧。
数字显示,10月份,北京、深圳的房价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涨10.7%和9.9%,分列全国70个大中城市涨幅的第一位和第三位。
【编辑推荐相关新闻】 地产商深陷高利贷困局 游戏规则巨变资金链紧绷
按照地产圈正常的商业逻辑,财力不足的开发商短期从民间信贷市场拆解资金,并不一定会导致其资金链发生问题。连续不断的地产调控政策,让很多以往凭借高利贷侥幸生存的开发商变得不堪一击.
房地产商暴利情结造就汤臣一品笑柄
电影《大腕》中的一段台词已经成为经典:所以,我们做房地产的口号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这段台词广为传播,当然大多数人看了也就一笑了之
灰色开支金额巨大 房地产商利润外流惊人
除了隐瞒利润外,部分房地产商利润还大量外流到合资合作方、中介或关联个人,加上数额巨大的灰色支出,使得一些房地产商的报表利润涨幅并不明显
| (责任编辑: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