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五年熊市的中国股市正在复苏繁荣的景象。沪深股市11月20日延续大涨格局,沪指于11时13分突破2000点整数关口,再创五年来的新高。从今年的8月上旬到现在,上证指数一路上行,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涨幅高达28%。 在一个快速成长的经济中,股市的繁荣本不该成为人们意外之喜,在美国经济基本稳定发展的1982至2000年,道琼斯指数就上升12倍,高于其名义GDP的增长(包含真实GDP和CPI两者的增长)。不过中国的情况却是五年经济高速发展伴随着五年的熊市,为什么?股市“目的的不端正”是这种背离的重要原因。目前中国股市虽然已经有了较大改观,但是与长期健康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端正的股市目的应该是为成长良好的公司扩张业务提供融资便利,这种情况下上市的企业本身运营良好,发展前景较佳,是业务扩张的需要使其上市融资,亦即它们“需要资金”,也“能够用好资金”。而中国股市却存在一个奇怪现象:有时候,重视优质企业的选拔(能够用好资金),却不重视企业是否“需要资金”。本次中国工商银行上市就是一个较好的例子,10月27日,工行A+H股上市募集资金198.744亿美元,创下全球资本市场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IPO,不过,此后不久,中国央行宣布将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有关研究显示,准备金这一幅度的上调可冻结资金约1500亿元人民币,与工行上市融资的规模相近。而从一些专家的观察看,工行的上市因素在本次央行上调准备金率中扮演重要位置:在流动性本已过剩的情况下,工行的上市融得的资金必须冻结起来,以防止信贷的进一步扩张。
这非常讽刺。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去获得了资金,最后却要把这些钱“藏起来”。这样的上市对资金运用效率的提高显然是没有好处的。如果上市融得的资金被“藏”起来,那么企业资产规模变大之后,利润增长将非常有限,而扩大的股权又将摊薄这些收益,结果上市前的原股东与上市招募的新股东的利益均得不到有效保证。
实际上,在一个健康的经济中,股票融资在企业业务发展的资金来源中扮演的地位不如人们想象中重要。“行为金融学”大师梅耶斯提出的“融资顺序理论”认为,经营者在面对新项目需要融资时,首先选择的是运用自身盈利积累完成融资,即所谓内源性融资,其次是选择贷款等债权融资方式,最后才会选择发行股票的融资方式。这种融资顺序理论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普遍的印证,多数国家利润累计以及债权融资所占比重约90%,股票融资币值不足10%。经营者不愿以股票融资作为资金来源的原因也很简单:上市等于把自身事业的成长与他人分享,如果这种成长有较大确定性,那么当然独自享受比较好,而利润累计和债权融资都可使其独享成长性。只有企业业务拓展的空间非常大,资金需求超过内源性融资和债权融资之后,股票融资才是有效的。
总之,股市的健康发展要求在上市企业选拔的时候要体现“需要资金”和“能够用好资金”两个要素的结合。让资金需求并不强烈的优质企业上市同样不符合股市的效率。以前那些需要钱,却不能用好钱的企业上市不外乎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向股市转嫁危机,而现在这种优质企业漫无目的的融资,虽然资金流向了优质企业,但是却可能使优质企业利润被摊薄,这对新老股东来说不是好消息,也不利于股市的长期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胡立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