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银行研究报道:随着中国和印度两国经济的增长,非洲也从中受益,贸易形式进行转变,亚洲巨头从使用非洲原材料到推动其新生产业发展。
世界银行研究表明,继古代贸易路线之后,出现了一条连接亚洲到地中海的“非洲丝绸之路” ,非洲27%的出口产品销往亚洲(2000年只有14%),是1990年出口数量的3倍。
而非洲对其主要的贸易伙伴——欧洲,尤其是欧共体国家的整体出口贸易急剧下降,2005年比2000年减少了50%。
新丝绸之路的出现,给非洲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机遇,扩展了包括非洲在内的贸易范围,促进了非洲大陆经济与全球经济的结合。
原材料依然是非洲销往其他国家的主体,而中国和印度从非洲进口的数量日益上升,主要有:石油、矿产、木材和棉花。
世界银行还透露:石油和天然气占非洲出口到亚洲物品的47%,出口到中国的石油有62%来自新盟国——安哥拉。非洲的市场也欢迎中国和印度的产品,亚洲向非洲大陆的出口每年增长18%,高于其它地区。
目前中国出口到非洲的三大主导产品是:鞋类、纺织服装、针织服装;印度出口到非洲的主要产品是:大米、铁皮、金属板和药品。这两个亚洲巨人一面在自然资源之外的领域多样化发展,一面也帮助非洲转移对某些出口产品的过分依赖。中国和印度对非洲的投资焦点为:服饰、食品加工、零售、渔业、商业房地产、轻工和服务业。
在外商直接投资和贸易之间,亚非两地区的关系被称为“不可动摇的补充关系”,贸易的增长为新的投资项目铺平了道路,也促进亚非国家降低贸易壁垒,共谋发展。 (责任编辑:孙可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