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的困境
行政定价的后果是,不管是几个月前的国际油价飞涨,还是现在的一路下滑,发改委好像都处于一个被责问的境地。
作为唯一的定价者,国家发改委既要释放公众的压力,又要确保行业巨头的利润,不管国际油价涨还是跌,不管国内成品油价格调高还是调低,发改委似乎永远是错的,永远被人指责。
炼化企业反对下调
“我们前9个月一直在亏损,现在好不容易看到盈利的曙光了,为什么要配合调价呢?”中石化炼油事业部某人士直言。
待字闺中的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
10月17日至18日,国家发改委召集地方发改委以及多家石油公司等相关部门在成都密议国内油价调整与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
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基本思路:国内成品油定价仍参照纽约、新加坡、鹿特丹三地油价的加权平均值,但不再以成品油价为参照,而是以原油价格作参照,在原油及炼油成本基础上加适当利润形成的成品油价格。
注:油价变动的波及范围将远远不止于此。除汽油消费受影响外,还有交通运输业价格、用油工业品价格、粮食价格等等,这些价格变化最终都将直接影响老百姓的消费能力。
[技术说明]
1.委托调查机构:潇湘晨报调查中心、红网网络调查中心
2.访问时间:10月27日至11月8日
3.访问方式:问卷面访、网络调查
4.有效样本:问卷面访300份,网络样本151份
5.实际有效样本:问卷面访257份,网络调查151份
6.抽样总体:长沙市内有车族/长沙市市民,二者比例为2:1
7.抽样方法:随机抽样
国际原油价格屡创新低,四个月时间,跌幅近30%。油价“跟涨不跟跌”现象已引起各方质疑,就在消费者高呼油价应该下跌的同时,炼化企业却发出了反对下调的声音。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下跌,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再次被置于舆论风暴的中心。
在政府没有放开成品油市场的价格管制之前,目前的油价改革方案似乎也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却是顾了这方的利益又被另一方抱怨,这也是此次改革方案仍“待字闺中”的根本原因。
红网11月22日讯(潇湘晨报记者张敏)“5月份汽油调价时,我就突击买了1000升93#汽油,算算可以节约200多块钱。”罗茂岑喜形于色,看得出他对自己当时的决定很满意。而他以前买油是一直实行定量计划的,决不会预先买油。
为什么跟涨不跟跌
今年5月24日零时整,93#汽油涨至5.0元/升,成品油零售价创历史新高。不少私家车主开始“囤积”汽油,“当时好像还有人一次性买了3000升汽油”,罗茂岑说,“别看涨个一毛两毛的是个小数目,算起账来就会心痛的。”为方便上下班,几年前,在河西上班的他买了一辆车,每月行驶里程大约在1200到1500公里,按每百公里油耗六七升左右计算,一年就多了200多块钱。“如果油价再涨,我就考虑把车卖了!”罗茂岑说。
不仅仅是私车,今年5月,长沙市燃气汽车推广发展协调领导小组成立,长沙市出租车和公交车改烧压缩天然气的工作提上日程。在这个有着6280台出租车、2850台公交车、近30万台小汽车的中部城市里,多少双眼睛都在注视着这个直线上蹿的数字。
形势突然峰回路转。国际油价在疯涨了近两年之后,开始下跌并不断爆出新低。75美元!70美元!66美元!60美元!到10月12日,曾一度跌至每桶57.22美元,较7月14日每桶81.24美元的峰值,下跌幅度近30%。
在此之前,自2003年以来国内油价跟着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上涨。从去年3月23日至今年5月24日,国家发改委曾以消化国际油价上涨压力为由,6次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调价后汽油成品油价格比此前每吨共上涨1450元。此次国际油价近三个月的连续暴跌让长沙市有车一族对国内油价的看跌期望不断升高,然而国内油价并未迅速跟进下降,引发了公众的强烈质疑,抱怨现在国内的油价机制成了“涨价”机制。不少专家和业界人士纷纷撰文针砭油价“跟涨不跟跌”现象。
就在消费者高呼油价应该下跌的同时,炼化企业却发出了反对下调的声音。
“我们前9个月一直在亏损,现在好不容易看到盈利的曙光了,为什么要配合调价呢?”中石化炼油事业部某人士直言。
目前,中石化的炼厂从国际采购的原油都是期货,也就是说,10月份采购的原油,要到12月份才能加工出成品油,现在炼厂使用的是国际油价最高时买进的原油,即使最近两个月国际油价下降,但是炼油板块的亏损仍然在继续。
“我们有稳定市场的责任,这是没法子的事。现在好不容易国际油价下调了,可能又要下调价格,这对我们很不公平。”中石化一位地方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省境内的长炼厂自去年油价上涨以来,也一直处于亏损炼油状态。
第四次改革仍待字闺中
激烈的争议把现行油价机制推到了风口浪尖。
沿用至今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是参照纽约、新加坡、鹿特丹三地市场成品油价格,由于原油加工成成品油通常需要一个月时间,理论上,国内成品油价格要滞后于国际油价至少一个月。这正是国内油价滞后于国际油价的主因,也是最为业内所诟病的一个缺点。
随着国内舆论要求下调油价的呼声日益高涨,国家发改委不得不重新考虑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
10月17日,发改委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国内几大国有石油巨头、上海石油交易所、地方发改委等相关单位齐聚成都召开内部会议,讨论国内油价调整与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问题。
据透露,由于此前相关方案早已上报,且经过了多次讨论,因此此次会议只需对方案进行一些微调,同时就近几个月来各方反馈的意见进行集中讨论。而新机制的基本思路是国内成品油价仍参照纽约、新加坡、鹿特丹三地油价的加权平均值,但不再以成品油价为参照,而是以原油价格做参照。同时,上海石油交易所的油价很可能也将列入参照范围。
就在此前几天,广东省内最大规模的炼油厂之一广州石化的负责人向媒体透露,事关成品油价的“原油成本法”已获国家有关部门原则通过,成品油定价机制将出现重要变数。
虽然新的定价机制还没有正式文件出台,但回到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在宣布成品油价上调的同时,就向地方传达了石油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其中一大内容便是成品油价由原来的与国际成品油价直接接轨,改为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上合理加工成本费和适当利润确定。
从三方面的情况来看,国内成品油价格将很可能由纽约、新加坡、鹿特丹和上海四地油价引申的加权平均值加上在原油及炼油成本基础上增加的适当利润而形成。
按照新机制的基本思路,国内油价对国际油价的反应将更加迅速,将从“滞后定价”过渡到“实时定价”,国内油价的定价频率将比以前加快。有专家指出,实时定价最好隔日一次。
自从1998年政府出台《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以来,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第四次改革终于要浮出水面。
但对传言中的改革内容,业内却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在西方国家的市场中,成品油价格的变化往往比原油滞后一个月,中国成品油价格改与原油价格接轨后,国内油价对国际油价的反应将从滞后定价过渡到实时定价,国内油价调整的频率将加快。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一方面,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受到国际炒家影响严重,我们快速跟进国际原油价格绝对是弊大于利。另一方面,不同炼油厂的运费、成本不同,适当利润如何确定,国家为什么要确保企业的“合理”利润,在价格管制的情况下,怎么可能根据成本来定价。
顾了这方利益又被另一方抱怨
今年年底,中国将放开成品油批发市场,进口成品油将进入传统的炼油市场,进口成品油价格将完全由市场说了算,这将直接冲击目前的炼油板块。
“如果出台的方案是与国际原油间接挂钩,那么按照原油对成品油价格,就能够保证炼化企业的利润。”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
由此炼油企业因价格的暂时“脱轨”而影响到生产积极性的状况将得到改变。
此前因为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长期倒挂,造成炼化行业亏损经营,据了解,情况最严重时,长炼厂炼一吨油亏损近一千元。而之前柴油需求强劲,为了平衡社会利益,国家没有同步上调柴油价格。炼厂越炼越亏,长沙市柴油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供应趋紧。
从成品油生产的上游来看,让炼油企业独自承担国际油价上涨压力的做法是不可持续的,原油进口价格和成品油出厂价格的倒挂严重制约炼厂的生产积极性,依靠行政命令来保证供需并不可取。而以国际原油价格的平均值加上适当的利润后,再加上炼化的成本、运输成本后出台成品油基准价,将在源头上就保证炼化板块的利润。
在政府没有放开成品油市场的价格管制之前,目前的油价改革方案似乎也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却是顾了这方的利益又被另一方抱怨,这也是这次改革方案迟迟不能出台的根本原因。
在现行的国内成品油流通体制之下,非中石油、中石化的加油站被要求必须从两大公司买进汽油柴油,并执行两大公司的价格。
“在油价不接轨,甚至批零倒挂的时候,他们供得越多,赔得就更多。所以石油公司便倾向于满足内部零售企业的供货,而削减对我们的供货。”一家民营加油站相关人员说,“国际油价降了以后,供应量老是不足。”“部分油品不时缺货,有的油,你拿回来一次,下次去石油公司就说‘没有了’,所以我们干脆只拿稳定的汽油。供应较稳定的93#和97#汽油也比较好卖,但目前利润微薄,只能勉强维持生存。”
油价上涨期间,民营加油站一直在挣扎经营,一些撑不下去的民营加油站已关门转卖。自今年9月20日起,国内多地成品油批发价格进入降价通道,但这并未使民营加油站的境况好转。
“新机制如果能让油价下调,我们的日子应该会好一点。但我们最关心也最担心的,是以后我们的利润空间到底有多大,能不能保持稳定?”加油站相关人员说,新机制能够给民营加油站带来怎样的前景,他觉得还不是很明朗,不过他们会提前做一些准备。
按照新机制的思路,如果炼厂的利润能得到保障,将能确保油源的供给,改善民营加油站油源吃紧的现状。
下游行业的巨大压力
牵一发而动全身。油价,不仅影响着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影响着有车用车的每一个人,还影响着所有老百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去年底,因为油价持续上涨而引发的瓶装液化气涨价和气源紧缺,就让长沙城里的老百姓折腾了一把。
油价波动,势必令大家对液化气价的变化产生联想。
长沙市一大型液化气公司相关人员说,因为液化气的影响面很大,市场很敏感,企业不会因为油价的小幅波动而频繁调整液化气价格。
直至目前,液化气仍是按照物价部门规定的计算公式而定价。今年液化气提价后,价格一般都维持了两三个月。该人员说,频繁调价不利于企业管理。企业将根据采购成本,进行一个比较合理的定价,而不会在几天等短时间内频繁进行一两块钱的价格上下波动。
但经历过去年液化气持续上涨的长沙市近50万液化气用户仍心存顾虑。“想到现在一瓶液化气比原来涨了二三十块钱,谁都担心以后继续涨价。”东风路居民任英莲说。去年,长沙市几大液化气供应商以炼厂出厂价上涨为由,不断提高瓶装液化气价格,但当炼厂出厂价有所回落时,却并未随之降价。“这不也是‘跟涨不跟跌’吗?如果以后油价上下波动,他们还是只跟涨不跟跌呢?谁能保证他们不会这样?”与任英莲一样,不少老百姓担心油价的变动会引起新一轮的液化气涨价。
除了长沙市内近50万液化气用户,每天高达156万人次的公交车乘客流量,让老百姓把目光瞄准了受油价变动直接影响较大的公共交通上。
记者在长沙市公用事业管理局采访时,碰到某公交公司的一位高层人士,听记者提起油价的调整很可能将加快,该人士说:“油是公交行业的最主要成本,而其他钢条、铁条等材料也是公交车维修的必需材料。如果石油价格波动,那么这些与油价紧密相连的钢材价格也会波动,直接影响公交行业的营运成本,从而影响公交行业的利润。”
可能被波及的物价指数变化
油价变动的波及范围将远远不止于此。除汽油消费受影响外,还有交通运输业价格、用油工业品价格、粮食价格等等,这些价格变化最终都将直接影响老百姓的消费能力。
11月16日,美国的批发物价指数因受国际油价下跌的影响,下降约10个百分点。
国家发改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也表示了这方面的担心。他指出,石油的价格变动很可能会带动整个物价指数的变化。他强调,为避免新的定价机制改革成为油价上调或下跌的信号,从而带来价格连锁反应,其定价机制改革应当与价格调控相结合。
“油价变动,总体上有个价格往后推的影响。我国目前主要是对成品油进行管制,所以在建筑、服装等领域的影响不会很大。它主要直接影响后续相关产业,如交通、民航等。”董秀成说,从政府层面而言,还要考虑对交通、公交、民航以及相关用油工业等有关方面的影响如何平衡的问题。
[背景]
前三次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
1.1998年6月3日,原国家计委出台《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规定中石油和中石化两个集团公司之间原油交易结算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价格由原油基准价和贴水两部分构成。
2.从2000年6月份起,国内成品油价开始参考国际市场价格变化相应调整,当时参考的只有新加坡市场的油价。
3.从2001年11月份起,中国又一次进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国内成品油价格改为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价格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当国际油价上下波动幅度在5%-8%的范围内时保持油价不变,超过这一范围时由国家发改委调整零售中准价。 (责任编辑:孙可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