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22日)天,中国社科院的专家做了题为《对当前两个经济和金融现象的分析》的报告,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的核心问题是储蓄大于投资。 观点:储蓄大于投资是核心问题
“当前经济的核心问题在于储蓄大于投资;举凡长期贸易顺差、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国内投资过旺、流动性过剩等等令人担心的经济现象,皆根源于此。”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在昨天的报告会上谈道。
他认为,“中国经济最重要的问题是流动性过剩,而流动性过剩又主要是由银行间存差比过大造成的观点”其实并不正确,因为“存差比”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概念,而金融改革后,现在“存差比”的含义已发生变化,失去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宏观经济的刻画力。
数据表明,从2001年开始,在2001-2005年间,中国的平均储蓄率达到了44.03%,比1991-1995年的平均水平高出3.4个百分点。与高储蓄率的不断攀升不同,高投资率已经呈现出收敛态势。在2001年迄今的经济周期中,投资率于2005年达到43.36%的峰值,低于1995年的水平,而2001-2005年的平均投资率41.21%,比1991-1995年的平均水平只高1.6个百分点。 分析:高储蓄率源自政府储蓄率上升
“当前经济的核心问题在于储蓄大于投资,”李扬抛出了他对当前宏观存在问题的看法,而中国社科院结构金融研究室主任殷剑峰对1992年以来的2003年12年间中国储蓄率及其构成的数据做出分析后发现,2000年以后发现近年来居民储蓄率是在下降,而政府储蓄率是在不断上升的。
他发现,政府储蓄率上升的源头在于,一是政府投资引发的政府储蓄倾向的上升,二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环节中收入分配向政府部门倾斜。
建议:降储蓄要“减税增支”
“如果我们是以降低储蓄率为政策目标,则政策的基本着力点应该在于改善收入分配结构。简单的说,就是‘减税增支’。”殷剑峰谈道。
所谓减税就是降低企业生产税、所得税的税率和居民所得税的税率,为企业利润腾出空间,增加居民收入。
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安体富计算,我国的增值税税率为17%,换算成国外可比口径、即“消费型”的增值税,则税率高达23%,同时内资企业所得税33%的税率也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而居民所得税的税率也比较高,起征点也比较低,这都是可以改革之处,而在减税的同时,还要增加居民的收入,殷剑峰建议,要督促企业采取切实措施增加劳动者报酬,适度提高最低工资水平。
而所谓增支,就是政府增加社会福利包括教育医疗社保的支出,逐渐将当前以地方政府为主的与城市化相关的各类投资交由市场去做。
“譬如农民卖地给政府,政府补偿款后再高价卖给开发商,中间的差价就形成了地方政府的收入”李扬举例说,“这种事情今后能不能组织农民直接和开发商谈判,政府不进行干预呢?这都是可以探讨的。”
而要实现这种“减税增支”,“这意味着,财政政策应当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李扬认为。
预测:中国经济将长期保持良好状态
“对于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近年来我们始终保持着比较乐观的看法,且坚持了数年。”李扬开门见山摆出了他的观点。
“中国经济增长的良好态势,是一系列长期的和实体因素导致的。”李扬解释他保持乐观的理由。
他认为导致中国经济良好增长的因素,包括中国人口红利带来的低廉劳动力、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消费、垄断行业改革带来的变化、高新科技产业化带来的新经济、加入全球经济运行发挥比较优势带来的贸易逆差等等。
“鉴于上述因素还将在中国持续10年左右,预计中国经济还将长期保持这种良好的态势。”
李扬说:“不要总是担心过高或过低,紧缩或膨胀,我总体认为西线无战事!有些政策看不清效果时干脆就不做,我们要多做的是要加快改革。”李扬得出的政策建议就是稳定政策、加快改革,尤其不应让频繁的政策调整扰乱改革进程和市场运作。
(责任编辑:王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