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约190亿美元,人人都说这与1999年20亿美元的规模比起来已不可同日而语。诚然,增长可喜可贺。但是,即便不考虑印度对中国的出口相当一部分是低附加值产品这一事实,190亿美元的贸易额也丝毫不值得去大书特书。
国际贸易中有个“引力模式”的理论,它指的是,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国家越大、地理位置越接近,其双边贸易额就越大。从这个理论来看,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贸易规模理应很大,但事实并非如此,至少目前不是,这种现象并不正常。
就拿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双边贸易来说吧,这两国的双边贸易额显然要比中印大多了。墨西哥和美国彼此都属于对方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列。不可忽视的是,中国如今是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但印度还不在中国10大贸易伙伴之内。
衡量当前中印贸易的另一个标准来自历史。众所周知,这两个国家拥有共同纽带已逾千年,认为这种文化纽带过于久远而置之不理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它们能在这两个国家唤起历史的回忆。佛教和贸易在1000年前就已彼此促进,当前复兴文化纽带完全可以促进商贸,但我们远未达到历史的标准。
通过向印度销售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欢迎来自印度的投资,中国目前从印度得到的要远远多于印度从中国得到的,而印度是咎由自取。近来印度从中国获取的主要是(或许是唯一有意义的)一种有益的、健康的经济恐慌。
几年前,当中国的商品跨越边界抵达印度时,印度人害怕极了。其结果是促使一些印度公司提升自身——广为人知的竞争效应出现了——这本身不是什么坏事。
印度人不必害怕中国人。印度公司在面对中国的威胁时并没有销声匿迹,中国人在国外的重大投资也并未一举成功。
中国人一般不会效仿印度人对他们的态度,因为他们不怕印度的竞争。事实上,他们根本不怎么在意印度,印度反而为中国威胁忧心忡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人也在注意印度,但他们积极关注的是印度的电影、软件和佛教,而不是边界纷争。
当中国人看到了印度的可借鉴之处,尤其是近年来印度软件业的成功,他们就迅速派出代表团到印度软件协会来取经。而印度却不这样,这就是印度的(不必要的)失败之处。▲
(摘自11月23日印度《经济时报》,原题:印度应该对中国更开放,作者塔伦·卡纳,汪析译) (责任编辑:崔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