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探索,一个以国家投资为主体,以省区配套、银行贷款、县区扶持、群众投劳等为支撑的农村公路建设多元化融资格局,正在我国西北地区悄然形成。
记者从29日在银川召开的西北农村公路建设经验交流会上获悉,我国西北地区地形复杂,农村公路建设历史欠账较多。 目前,在充分利用国家投资的同时,西北省区正在探索适合各地实际情况的多元化融资渠道。
省区配套是西北省区普遍采用的融资方式。“十一五”期间,陕西省将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补助;宁夏未来5年将配套3.27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
“十五”以来,在国家开发银行的引导下,农村公路正逐步被银行看好。今年4月,陕西省交通厅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50亿元的贷款合同,将全部用于通村公路建设补助。2005年,国家开发银行投资3亿元支持了新疆50个县市8429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在宁夏,国家开发银行还通过“银团贷款”模式整合其他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共同支持农村公路建设。
同时,作为农村公路的建设主体,西北地区许多县(区)还专门出台了扶持通村公路建设的相关政策,保障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陕西省咸阳市要求每公里农村公路补助3万元,商洛市还为各县区配置了用于通村路建设的压路机、平地机等设备。
西北地区农村公路的大规模建设,在让各族农牧民受益的同时,也激发了农牧民修路积极性。陕西、新疆等地许多农民通过自愿出工投劳的方式参与乡村公路的建设,很好地解决了修路劳动用工难题。 (责任编辑: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