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在京发布了第十一批中国企业新纪录。中电投江西分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任德清发表了精彩演讲。以下是其演讲实录。
中电投江西分公司、江西分宜发电公司是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的二、三级单位。 中电投集团公司是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后组建的全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中电投资产分布在全国24个省、市(区),资产总额1700多亿元,可控装机容量3300万千瓦,拥有四家境内A股上市公司和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电力,是集火电、水电、核电、风电为一体,包括电、煤、铝、路综合发展的能源集团。
中电投集团公司王炳华总经理坚持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灵魂,改变旧的传统发电体制,努力打造CPI百年企业。在体制创新上,实行主辅分离、运检分离,增强企业竞争力;在机制创新上,推进劳动、用工和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度;在管理创新上,引进国际先进的核电管理经验并加以完善,推行企业业绩评估,持续改进,追求卓越。形成了“奉献绿色能源、服务社会公众”的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促进了中电投快速健康发展。
中电投江西分公司是集团公司的分支机构,拥有20个下属企业。到2004年底,分公司所属发电企业均完成了主辅分离、运检分离改革,构建了机构精简、人员精干、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发电企业;构建了服务内部市场、积极开拓外部市场的区域火电、水电检修公司;构建了逐步摆脱对主业依赖,立足市场求生存、谋发展、要效益的辅业公司。今年以来,检修公司对外承接工程项目涉及十个省(区),签订合同金额4000万元。发电公司跨出省门、迈出国门,承接了印度尼西亚和孟加拉有关电厂商务运行项目。辅业公司自主创业,跨行业、多领域寻求发展。改革创新的效应不断显现,创新使江西分公司充满活力。
分宜发电公司的前身是有四十年历史的江西分宜发电厂,曾是江西省最大的发电企业,为江西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国家调整电力产业结构以及关停高耗能小火电机组政策的实施,6台共22万千瓦容量的常规燃煤发电机组陷入困境,企业面临倒闭,1400多名员工面临下岗。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该厂以巨大的创新勇气,把目光瞄准当时发展还比较缓慢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技术,全面实施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关停老机组,妥善分流人员,培训骨干,资产重组,成立项目公司,在当时国家经委和江西省经委、江西省电力公司的关心、帮助下,不辞劳苦跑项目,在4个省8家企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使国产首台1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落户分宜,成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改造项目。2004年9月,该机组的研制和示范荣获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连续两年机组运行小时超5000小时,今年可望达到5700小时,高于全网平均水平。2005年,以1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机组为样板的全套技术和装备成功出口越南,分宜发电公司也由此获得对越南两台11万千瓦循环流化床机组技术培训和运行指导业务。
在江西省政府和集团公司领导下,2004年分宜发电公司开工建设国产首台21万千瓦循环流化机组。该机组今年6月并网,7月通过96小时满负荷试运行,经过改造和完善,现已稳定运行。由于在布风装置、热力计算软件、外置换热器等方面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该机组被评为中国企业2006年度重大创新项目。
就在本月16日,我国自主研发首台33万千瓦循环流化床机组扩建工程经国家发改委核准,在分宜举行了奠基典礼,该机组是迄今为止国际最大容量的循环流化床机组,这台机组建成投产后,分宜发电公司将真正成为我国种类齐全、技术先进、优势突出的国家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示范基地。
中电投江西分公司始终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灵魂。分宜发电公司以敏锐的眼光捕捉了二次创业的机会,不仅使企业获得了新生,更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我们在不断创新的实践中,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创新必须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国家从战略全局高度,提出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加快电力企业的技术改造,实现清洁煤发电和资源综合利用,在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也为电力企业生存发展拓展了空间。实践证明,积极加快国产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研制开发与应用,对于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提高我国锅炉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提升我国大型机械装备技术水平,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创新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我国已将洁净煤发电技术列为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重点。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鼓励技术引进、开发、推广30万千瓦及以上的大型循环流化床技术”。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高灰份煤比重大。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低温燃烧技术,实行炉内添加石灰石脱硫,污染物排放低,投资与运行成本相对较低,适合我国资源特点,并能满足国家对污染物排放要求。分宜发电公司原6台常规煤粉炉机组,年排放二氧化硫8270吨、烟尘26000吨。采用循环流化床技术后,64万千瓦循环流化床机组二氧化硫排放量小于1860吨/年,烟尘排放量小于260吨/年,符合国家节能环保、增产减污政策。
三是创新必须与当地的资源条件相结合。江西是一个煤炭资源相对贫乏的省份,但劣质煤、无烟煤储量较为丰富,并相对集中于中西部地区。分宜发电公司地处赣西,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周边劣质煤、无烟煤,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又符合江西的资源条件,并且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由于具有资源优势,在2004年全国煤炭供应最紧张时,分宜发电公司利用当地劣质煤,没有发生无煤停机现象,保证了电网安全,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四是创新必须与建设和谐企业、和谐社会相结合。企业的发展,关系到员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企业一旦关闭,员工就要下岗,就会流向社会,给就业、社会保障、医疗、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带来压力。分宜发电公司通过创新技改,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转变了员工的思想观念,激发了广大员工学技术、学本领,不断提高素质的热情,拓展了员工的职业生涯,维护了企业和员工队伍的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 (责任编辑:谢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