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绍峰
11月30日,上证指数创下了五年来的新高2102.06点,当日大涨45.2点。
这一高点离上证指数历史最高指数2245.43仅143.37点之遥。而从10月27日工行登陆A股之日的最低点1803.22算起,到11月30日创出新高,其间298.84点的涨幅,耗时不过25个交易日。 以这样的上涨速率,2245.43点被踩在脚下,几乎指日可待。
这就是近来股民每天面对的上证指数“奇观”,也是每天市场人士进行股市分析、评论的指数“基础”。正是这样一个随着大批超大市值股票上市、狂拉而严重失真的指数,每天牵动着监管者的神经,也在日益深刻地牵引着中国股市的走向。
由于沪市作为主板市场,聚集着众多大型和超大型国有企业,上证指数已被人们习惯地视为判断中国股市冷热的“温度计”、经济的“晴雨表”。这样一个代表性指数,却因其以总股本加权编制而成的缺陷,使超级大盘股挟总股本之威,获得了对上证指数“牵一发动全身”的非凡影响,如工行、中行、中石化、宝钢等。加上新股上市首日计入指数,以至超大盘股一上市,股指就出现大幅虚增的奇观。业内人士指出,如果所有股票价格原地不动,仅凭大量超大盘股上市首日计入指数,上证指数就会轻松越过历史高点。
毫无疑问,伴随着超大盘股蜂拥上市,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指数牛市,而非个股牛市的指数“虚肿”时代。
这个时代的到来,对证券投资者而言并非幸事。相反,“虚肿的指数”可能会对中国股市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进而“危害”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
一方面,指数“虚肿”容易扭曲市场,造成“股市泡沫化”假象,带来政策误判后的取向变化,影响股市平稳发展,也影响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的功能。资产价格泡沫,在房市表现为房价失去理性地狂涨,在股市表现为指数失去控制地狂飙。尽管人们通常以市盈率指标来衡量股市的投资价值,但股市指数更直观,对投资者和经济的影响更深远。在中国证券市场诞生的十多年时间里,历次政策的严厉调控,均源自股指疯狂飚升,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股市泡沫的担心。可以说,股指,特别是上证指数,已经成了监管层监测股市的重要参数和指标。如果上证指数编制方式不进行调整,那么,随着更多超级大盘股的上市,上证指数可能会以较快的速率不断刷新指数(2027.252,28.14,1.41%)高点,最终带来股指严重泡沫化的假象,引发政策干预。
另一方面,指数“虚肿”也给股指期货上市后的做空提供了巨大的套利空间。虽然拟定于明年一季度在中金所挂牌的股指期货为沪深300(1733.452,19.09,1.11%)(1733.452,19.09,1.11%)指数,似乎与上证指数无关。但目前影响上证指数的超级大盘股其实都在沪深300指数股当中。上证指数的大涨,主要就是沪深300指数中在沪市挂牌的一些超级大盘股的领涨。当这些股票驱动指数快速飙升后,其过高估值,将会引来对冲基金的套利操作。来自中登公司的数据显示,QFII在下半年入市动作十分活跃,而QFII正是海外对冲基金进入A股市场的主要通道。一旦对冲基金在权重股上集体做空,沪深300指数的暴跌必然带来上证指数的暴跌,而上证指数的暴跌将会引发投资者的群体性恐慌,带来金融市场的连锁震荡,甚至诱发金融危机。
此外,“虚肿”的指数还会让那些一直以股指作为入市参考依据的投资者失去投资方向。中登公司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进入下半年后,个人投资者的月开户数保持了月均30%左右的速度。而同期,上证指数自7月末以后上涨了20%,近400个指数点。如此结果,与上证指数迅速冲上高点,投资者恐高情绪弥漫、投资方向迷失有密切关系。在十多年的股市发展历程中,股指一直是投资者习惯的操作参考依据,很多技术分析人士更是依据上证指数的走势进行分析预测。虽然投资者应当适应新蓝筹时代,摒弃“恐高症”,通过“轻指数重个股”的方式,分享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成果。但失真的上证指数,对投资者的投资总是有害无益,不明就里的股民更容易被指数误导,造成投资误判。
要消除上证指数“虚肿”的危害,既需要上证所在股改结束后尽快编制全流通指数,以切实反映市场供求情况,真实描述市场资金面状况,让投资者摆脱只赚指数不赚钱的窘境;更需要监管层改变股市监管理念,正确看待大蓝筹时代下股指的不断走高,以国际视野对待股市的变化。随着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时刻的到来,作为在世界资本舞台上影响越来越大的大国,中国必须有一个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影响力的股市指数,一个能真实描述未来中国证券市场逾越激动人心的万点的指数。而失真的上证指数显然难以担负起将中国资本市场带入国际,并影响国际资本市场的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说,给上证指数“消肿”,不仅是沪市自己的事,更是事关中国资本市场崛起和国家综合竞争力提高的大事。 (责任编辑:刘雪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