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社科院世经政所和中国银行联合发起的年度经济盛典于12月1日在北京举行,今年探讨的主题是: “后WTO时代
中国与世界”。搜狐财经与您共享众多经济学家的真知灼见。下面是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李稻葵新闻,李稻葵说吧)回答现场提问:
燕生:
我想问一下李稻葵博士,中国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够进行能源和资源的控股?中国从非控股到控股学习时间究竟有多长?
李稻葵:
谢谢燕生的问题,我自己曾经关注过这么一个问题,在什么情况下一个国家能够产生出自己的跨国的大的能源公司或者说得明白点石油公司,现在能源公司不多,法国有、荷兰有、英国有,美国有不用说了,沙特、中东可能都谈不上全球性的石油公司,我觉得两个因素,第一你必须有相当规模的国内生产能力,美国就不用说了,即便是英国或者是荷兰的情况,他也是曾经在殖民地生产石油,这个条件我们具备了,我们国家是石油重要的生产国,我们自己产量很大了,塔里木刚刚发现重大的油田,七次进塔里木最后搞成,投资贡献很高的,我们老一辈的石油工作者绝对是做出了杰出贡献的。
但是第二个条件不能说本国有了产量就能自动成为能在全世界收购油田的,这个不现实,沙特阿拉伯没有,委内瑞拉没有,尼日利亚也没有,第二个我觉得可能需要的就是综合实力,一个是硬件,你有一定的军事能力、控制能力,还有一个是软实力,这个我觉得很重要,体现在各个方面,你得有能力讲话、搞外交,管理、跨国经营,这个不简单,中国软实力的建设是比较长期的问题,管理人才不用说了,我们跨国的管理人才我们需要国际化的能力,这方面我们远远落实于印度,不要看印度储蓄率不高,但是印度收购其他国家的企业很高了,塔塔尔也来中国了,我们中国教育体制很差,和我们大学也是有关系的,整个还跟不上。再有我们一个综合舆论能力很差,所以我们要利用能源把他从我们的弱点变成强项,宣传我们中国的贡献,这个可能需要我们长期运作。
(责任编辑: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