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格外引人注目的一组数据:10月末,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为15.8万亿元,同比增长15.5%,增幅比上月低0.5个百分点,是2005年4月以来的最低点;当月储蓄存款减少76亿元,是2001年6月份以来首次出现的月度储蓄存款下降。
这条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引发了人们的不同解读。“长期牛市信号?”之类耸动的标题,马上充斥于网络报端,而网上论坛里却多的是质疑和指责。那么,在我们这样一个一贯具有高储蓄特征的转轨型发展中国家里,储蓄存款的下降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储蓄在国家和个人这两个层面上的意义不尽相同。对个人来说,储蓄存款作为一种金融资产,是私人财富的一种存在形式。就国家而言,储蓄是国民收入扣除最终消费的剩余,是投资活动所需资本赖以形成的源泉,是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准确地说,居民家庭的储蓄只是国家储蓄的一个组成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高储蓄率,可能同时意味着高积累率和高投资率。如果把投资视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限制因素,储蓄率高会导致金融深化,提高投资效率,从而有助于经济增长。假如高储蓄率体现为银行存款很多,则说明一个国家的资本形成过度地依赖于银行系统这个间接融资渠道。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的是低工资、低消费、高积累的基本国策,居民储蓄被认为是弘扬勤俭美德、支援建设的爱国义举。但是,不知何故,居民家庭储蓄的形象后来却变得模糊不清了。上世纪80年代,倡导“能挣会花的高消费”曾引发街谈巷议,甚至演变为争论是否坚持优良传统的轩然大波。90年代一度出现经济疲软,又有人偏偏怪罪说根源在于大家存款太多、舍不得花钱。而今,人们因为对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不够乐观,对房改、医改、教改所带来的现实支出和潜在支出的增长心存疑虑,继续捂紧钱袋。然而,随着扩张性经济政策效应的持续显现,通胀性金融手段频频发力,人们发现,不仅自己的钱袋有日渐缩水之虞,就连扣紧的手指也快要被掰断了。
储蓄存款是囚笼中之虎,还是陷阱里的羔羊?那要看你在社会丛林的食物链中居于哪一个链条。虽然曾有政府高官和“官厅经济学家”把需求不足归咎于高额的储蓄存款,但后来的发展似乎证明,储蓄存款多实在是一件好事情。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为了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在利率水平的连续下调之中,甚至是2002年以后,在进入通胀阶段和加息通道之后,银行存贷利差不断扩大,达到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意味着,每个储户不仅要承受一般物价水平上涨所造成的贬值损失,还要为银行提供越来越多的隐形补贴。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是在按揭贷款工具的紧密配合下,使每一套房子成为最便捷的提款机——把银行储蓄变成抵押贷款,把工薪阶层的储户变成给房地产商和银行家打长工的房奴;房地产商获得开发暴利,银行家获得贷款利息,腐败分子获得商业贿赂,而这一切的来源都是现有的储蓄和被掏空的储户未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收入。而对于股票经纪人和基金经理来说,他们正伺机“引蛇出洞”,因为储蓄存款实在是支持股市繁荣的黄金宝藏。
站在经济学家的高度我们还会发现另一个隐藏的秘密。张军教授的《中国企业为何储蓄这么多?》(《经济观察报》2006年11月8日)实在是一篇难得一见的好文章。他的研究表明,根据国民账户资料来计算,10年来,中国的国内总储蓄占GDP的水平不断提高,提高幅度约为10%,但居民家庭储蓄占GDP的比重却是不断下降的,下降幅度为4%左右。政府储蓄所占比重略有增长,但不显著。反而是企业部门的总储蓄增长最为突出,占GDP比重增长了约8%。这反映了市场需求环境改善后,企业可支配收入尤其是利润的快速增长。
在此期间,积极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有效地改善了市场需求条件,企业盈利状况出现根本好转,企业储蓄持续增加。在扩张时期内,企业投资冲动更为强烈,提高了许多行业过剩产能的利用率,经济呈现出过度繁荣的景象。从居民家庭、企业和政府三方面的储蓄占比和规模来看,相对而言,近年来,中国的实际情况是:穷了家庭,富了企业,扩张了政府部门,做大了垄断行业。
恰恰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才能准确解读储蓄存款下降的真实含义。10月份的金融运行数据公布之后,有专家指出,储蓄存款下降,一部分储蓄分流到股票市场是好事,这样的变化越快越好。而草根阶层的直觉判断却是,这是人们被动的高额消费、无奈的金融资产重组所造成的,必然是对原有的风险规避和防范手段的侵蚀,是在实际通货膨胀感受强烈的条件下,被动卷入高烧不退的房地产市场、被迫涉足股市带来的结果。
根据10月份的有关数据分析,从贷款结构来看,短期贷款减少较多,中长期贷款增加较多;而存款结构则趋于活期化或短期化,显示货币流通速度增大,可能推动资产价格继续膨胀。一些数据也表明,利率体系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扭曲,利率的期限结构还不尽合理,越是长期的定期存款,相对收益水平与资金市场价格差距越大。不断加剧的资产价格膨胀和对市场前景的不确定预期,使金融投资活动日益短期化、短视化。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选择其他的保值途径和投资工具,其实更多的是出于无奈。只不过是因为房地产市场或股票市场或长或短的热潮,使人们似乎多了一些重新组合金融资产的机会,尽管那可能意味着更大的风险。虽然间接融资渠道对投资的过度支持作用受到一定的抑制,但投资需求转而更多地借助于其他渠道筹集资金。因此,对于投资过热和投机过度仍不可掉以轻心,值得保持高度警惕。
让人忧心的是,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实施之后,具有压榨和掠夺特征的垄断资本势力潜滋暗长,日益做大。它们与具有寄生和依附特征的腐败分子沆瀣一气,渐渐成为可以牵制和左右中央政府决策的力量,每每使调控政策的实际效力大打折扣,继续严重侵蚀百姓的利益。近期披露的几桩大案几乎都可证实这里的论点。这样的利益结构只能是越来越加剧社会的不和谐,妨碍既定改革目标的实现。
当人们奋不顾身地进入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时候,这里只能提醒人们着眼长远、小心风险。既有的政策和利益格局,还在以不同方式有意无意地激励着企业的投资冲动和经济的粗放式增长。暧昧的市场迷局还在炫耀着金光和七彩,让人们一时几乎分辨不清它的繁荣到底是真金还是泡沫。
为了不让储蓄存款继续被当做垄断集团股掌中的玩物,我们寄望于利率水平的调整、房地产市场秩序的治理和金融改革的深化,也倡导超越丛林法则的另一种财富哲学——共存、共享、共赢。而这必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共同要求,它的世俗目标应当是——百姓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企业抑制过度的投资冲动和无节制的逐利动机,市场提供增进财富的公平机会,政府履行不可推卸的公共职责。 (责任编辑:崔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