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菲律宾官方发出的邀请和众多优惠条件,广大中国农业企业似乎得到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但在全球化游戏规则中,他们也将面临多方面的问题。
菲律宾官方发邀请中国农企“下南洋”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石 张娟娟 ★王炳兴/福建漳州报道
11月18上午,林枉枞在漳州接触到了菲律宾农业部的官员,详细咨询了在菲律宾投资兴办水产加工基地的具体优惠政策。 “他们在税收等方面可以给我们很好的优惠条件,当地的气候也适合我们目前水产加工的环境,”他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但同时对于当地的政治局势以及台风等自然灾难等风险也表示出担忧。
林是福建漳州一家水产开发中心的老板,他正计划与其他四家企业一起开辟新的市场。随着第八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暨农业合作洽谈会在福建漳州的召开,由漳州市政府搭建的这个招商和项目合作平台,使越来越多的漳州本地农民具备了国际化的投资眼光,国外巨大的市场正在吸引那些有实力的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国门。
漳州的农民只是一个缩影,林所担忧的问题仅仅只是一小部分。在国内农业生产集约化、产业化的过程中,中国现代农业企业逐步加入国际市场,而在全球化游戏规则中,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多重的。
来自“南洋”的邀请
“菲律宾和中国就像两位好邻居,我们非常希望中国能够鼓励更多的企业家来我国投资。我们也希望贵国总理温家宝在下个月于菲律宾宿雾举办的东盟+中国峰会期间,能与我们一起对推动中菲贸易达成重要共识。”11月18日上午,菲律宾共和国农业部部长黄严辉向《中国经济周刊》引述该国总统阿罗约的话,以表明菲律宾对于与中国在农业方面合作的重视程度。
在接受本刊独家专访时,黄严辉谈到,目前在日本市场上,菲律宾所出口的香蕉、木瓜、芒果等热带水果均占据了第一位的市场份额,而在中国,菲律宾的农产品出口才刚刚起步。
“我们希望中国企业能够利用菲律宾的自然环境,来投资加工农产品,然后再出口到中国来。” 黄严辉表示。
据黄严辉介绍,目前菲律宾在广州已经开始建立了1000多平方米的江南市场,主要用于菲律宾在华南地区农作物展示和批发销售。此外,他们还于近日与广西自治区农业厅签订了中菲再生能源合作开发框架协议书。协议主要内容为,菲律宾将为中方合作单位提供4万—5万公顷土地作为再生能源项目原料生产基地以及工厂用地。此次合作开发建设燃料乙醇再生能源项目是实现中菲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双赢选择。
对于赴菲进行农业投资的企业,菲律宾将给予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6年免除所得税的优惠,对于主要生产机器的进口,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以此吸引中国企业赴菲律宾投资。
菲律宾驻华农业参赞许经旋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从两国的气候条件比较,菲律宾地处热带,由7129个岛屿构成,农业用地占1200万公倾,与中国的农业相比,我们之间有很大的互补性。”他说,“目前在菲律宾的投资机会包括大米和蔬菜的种植、农业机械、水利工程等。”
机会面前的隐忧
但除上述项目外,目前到菲律宾投资的中国农业企业还是屈指可数,目前除了新希望集团外,还有吉林的一家企业。在花博会期间,黑龙江北大荒种业集团在菲律宾的一个项目也才刚刚落地。对于中国农业企业来说,一方面是国际市场的巨大机会的诱惑,另一方面,是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以花卉贸易为例,“我们花卉生产种植的规模很大、投入的人力资源也很多,但目前花卉贸易额只占全球市场的1%左右。”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的葛建军在此间举办的一次国际农产品贸易论坛上谈到。
目前,出口到欧洲的花卉产品中2/3是在荷兰花卉市场拍卖,而荷兰花卉市场大约70%的营业额是来自于得到了MPS认证的产品。全世界几十个国家的4000多家花卉企业获得了MPS认证证书,而我国则是从2005年8月,才与荷兰MPS
基金会签定了谅解备忘录,确定了开展花卉认证合作的意向。今年5月23日,在北京正式开始了中—荷花卉认证合作项目启动仪式,项目合作结束后,将于2008年4月诞生首批我国获得MPS认证证书的企业。而早行一步的非洲企业,已有很多通过了该认证,在重要的欧洲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据国家质检总局动植物检疫监管司植检处处长王益愚介绍,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已经形成了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出口企业质量、安全意识增高,市场多元化格局形成等特色。
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也令人担忧,包括:国内动植物疫情、农兽药残留等问题形式严峻;国外技术壁垒形势日趋恶化;企业管理参差不齐;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不力以及行业组织作用不大等诸多问题。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陕西和山东等地的苹果出口,努力了8年至今仍未打进美国市场,而今年预计可以进入美国市场的新疆香梨,已经经过了十年的努力。王益愚建议,应该从源头上建立监控体系对农产品出口企业进行全程监控,另外作为政府部门,国家质检总局将会同其他部门加大外交干涉力度,为企业拓宽国际市场空间。此外,还应该建立农产品出口信息平台,推进农产品出口企业自律、自控等。
海峡两岸的共同市场
对于海峡对岸的台湾,在农业方面与大陆农业企业也有很强的互补性。台湾盛产多种优质热带水果,培育了众多新奇花卉,在茶叶栽培和加工技术方面也具有优势。而大陆方面经济快速发展,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良好投资环境,以及具有与台湾相似的农业气候条件,为台湾农业相关产业的外延发展和两岸对接带来了契机。
福建漳州一直是对台农业合作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漳州市与台湾气候相近,纬度相同,作物宜种性十分相似。从1989年起,漳州就成立创汇农业试验区和农业良种引进隔离区,并配套建设试验消化基地,为利用台资发展农业打下了坚实基础。从1999年起,漳州市开始举办花博会,“以花为媒”吸引外资投向农业。
早在1997年7月,原国家外经贸部和国务院台办、农业部就批准漳州市为全国首批“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据漳州市委宣传部提供的资料显示,实验区成立9年多来,共批办台资农业项目546个,合同利用台资10.53亿美元,成为大陆农业利用台资最多的地级市。
漳州台商协会会长何希灏表示,“闽台花卉产业有很多可进行深入合作的方面,对于两地农业来说一个共同的市场正在形成。”他还表示,除花卉产业外,台湾在许多农业产业方面都具有技术和资金优势,双方合作空间巨大。
今年4月,漳州市漳浦农民创业园获得国家农业部、国台办批准成立,目前共有51家农业企业入园投资,总投资7500万美元。11月18日,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正式接受福建省政府授牌。
据该创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建(王建博客,王建新闻,王建说吧)文对《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该创业园规划总面积30000亩,将组织建立科技服务中心和创业孵化中心,以及建设换汇产业区、果蔬产业区、产业产业区、渔业产业区、农副产品加工区和农畜产品加工区等6个产业区。对于入园创业的台资企业,将在税收、土地和金融方面享受一定优惠政策。
但他同时也谈到,该园目前在核心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方面,仍存在资金问题。目前这些项目总投资需要3565万元,其中自筹资金1565万元,还存在2000万元的资金缺口,“这个问题的解决还需要上级政府的补助,目前我们已经将项目上报了上级单位,请求审批立项。”
除基础建设资金问题外,另一个问题是入园企业如何融资?
“农业企业与工业企业不同,普遍存在回收周期长,流动资金量大等特点,热带农业项目投资还往往高于传统农业,”王建文谈到,“目前入园的农业企业均存在贷款难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更需多方协调和支持。(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该条新闻,须注明来源《中国经济周刊》,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胡立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