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南方企业家》
——著名书画家“东方猫王”应祚智纪略
【编者按】
书画如人生。企业家与艺术家总有些文化的机缘,企业家将企业做大之后,就会不断追求企业文化的精神境界,追求企业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底蕴。
本期刊发《妙手绘丹青 真情写人生》封面人物报道,旨在让更多的企业家透过艺术家的视角,去了解社会,理解人生,为国家和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序
如果,一个平凡而又普通的人,历经人生之旅,把自己锤炼成了一个非凡而又卓越的书画家,这会是一种怎样的人生经历?其中会有几多磨砺?几多苦涩与甘甜?
如果,这位著名书画家既没有专业学院造就的背景,也不是书画名家的后裔,而只仅仅是凭着执着的渴望和努力,成就了人生的光荣与梦想。此岸与彼岸之间的历程,需要一种怎么样的勇气与智慧才能够抵达梦想的高地?
靠着三分灵气与感悟,七分执着与信念,带着苦难陶冶出的墨香,踏出丹青岁月的每一步灿烂,奉献给世人一份用心血凝聚,用真情描绘出的辉煌篇章——“东方猫王”应祚智,这个自学成才的著名书画家,在数十载的丹青岁月里,以青春与汗水,意志与灵魂,谱写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人生传奇。
应祚智的人生之书,伴随着沧海桑田的变迁,闪耀着熠熠光芒,观后使人魂之系兮,梦之萦兮……
翰墨涂抹皆风采 往来谈笑有鸿儒
这是既平凡又非凡的一幅画,长4﹒7米,宽1米,画名《猫望铁骨英姿图》,简称《百猫图》。抖开画卷,墨香扑鼻,103只形态各异的白猫、黑猫、花猫、大猫与小猫跃然纸上,令人感觉面对的不仅仅是一幅画,而是身临栩栩如生的群猫之中,可画中猫态又岂是生活中的俗猫可比拟?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正是艺术魅力之所在。
你看那百猫和谐相处在古朴苍劲的腊梅上嬉戏自如,有的小猫顽皮淘气,相互之间打斗嬉闹;有的猫儿像情侣般相依相偎,甜甜蜜蜜;大公猫全神贯注捕鼠;而母猫充满了无限母爱舔着自己的乖宝宝;有的追风扑蝶,有的拭爪斗闹,还有那睡眼惺忪的小猫儿,犹如稚气未脱的孩子般可爱……画中之猫,只只妙趣横生,出神入化。
画中猫具人意,意境奇崛高古,内涵丰富。运笔大胆粗放,着色明亮脱俗,黑中有亮,浓中有淡,虚实相生,疏密相辅,从而使画风坚实饱满,气势磅礴。线条酣畅,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画家的笔下着力表现了猫的眼睛,夸张又明亮传神。猫的形态动作,或顽皮或温柔,或憨厚或精灵,或动或静,或跃或伏,皆有拟人意味。《百猫图》上的猫通人性,跃然纸上,出神入化,呼之欲出,如闻其声,令人观后情不自禁拍案叫绝。
著名书画林散之生前在观赏过此画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欣然提笔写道:“应祚智近出百猫图示余,惟妙惟肖,精神面貌皆极,其趣为近代所无,可佩也”。
全国政协副主席、一代书画大师赵朴初也对此画题词赋诗:“君师散之翁,象外得其趣。应怜蝶恋花,好遣狸奴去”。并且还赞道:“百猫图惟妙惟肖,余不解画,唯惊其趣”。
著名书法家、西泠印社社长郭仲选题词曰:“烟霞尽入新诗卷,山水遥开古画图”。
这就是应祚智23岁那年的扛鼎之作——《百猫图》。名家名语,非同凡响,其画猫之神由此可窥一斑。
应祚智喜欢画猫,据其说,猫为人类忠实的朋友,猫机灵温顺可爱,象征着和平、温馨和安宁。描绘出猫的 “精神性”,则赞美了生活中的美。
为了画好猫,应祚智家里养了各种各样的猫。他经常全神贯注地凝视、观察猫的习性、神态。时间一长,千姿百态的猫影便活灵活现地镌刻在他的脑海里。猫已脱落形骸,其神髓已溶入到了他的血脉中,猫已和他的灵魂息息相连。如此,下笔时胸有成竹呼之而出。
应祚智画猫,笔墨上追求精练、传神、洒脱、灵性;物象上极尽生趣、野趣、奇趣、幽趣;布局上致力空灵、自然、韵味、高远。观应祚智所画之猫,让人感觉猫是如此温和乖巧,灵气逼真。读应祚智的猫图,透过画面,让人领悟到画家的内心深处向人们传递着令人震撼的意愿,渴望和谐向往祥和。这就是他不自觉地展示出自我灵魂中至情至性的追求,也是充盈画中的神髓,他的画具有穿透力的生命活力。
应祚智的画,创造了一种和平、宁静、安康的环境气氛,我们这个时代不就是要追求这样一种生存发展的环境吗?从画面上那一双双精灵有神的眼睛深处,我们好像得到了某种启示,不是么?人类创造了文明,就应该尊重客观规律,创造一个与万物精灵共同生存,相互和谐的和平环境。这是应祚智的本意,也是他猫画里深刻的寓意。
那么,就让我们深入到应祚智的心灵深处,去追寻他成长的那段艰辛的历程,体会他画意凝炼的每一步,感悟生命奇迹的偶然与必然吧。
寒舍林中着此身 不同树果混芳尘
踏上探询之路,我们沿着应祚智明亮的语言走着。雨过天晴的日子,用不着提醒,花朵依然绽放。我们所有的情绪,在那些伤感的日子里,热泪盈眶。偶尔留意人生,时间深刻得就像创伤,累累心痛,而坎坷坦然地驮着岁月,并不迟疑的前行。应祚智是一条道路,让我们共同去倾听历史的涛声,依旧拍击着生命的堤岸,顿悟浪花粉碎的瞬间,生命重复成长的奥秘。
广州的深秋,天高气爽,风和日丽。风景如画的麓湖之畔,我们在他并不宽大的 “若愚书屋”里,拜读着他的画、书法和金石,并随着他的语言追随到他人生起源的岁月。
1957年,安徽合肥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随着一个男孩响亮的哭声,应祚智降生了。父亲是一个建筑工程设计师,母亲是教师,他的上面已有哥哥和姐姐。他的出生,母亲依然是高兴的。然而,等待着他们的却是无法令人高兴的命运。
应祚智的童年应该算是快乐的,出生于知识氛围浓厚的家庭里,他六岁开始学习书法,临贴,八岁开始学画,并且向安徽艺术学院教授孔小瑜、杨光素求教。他说,这段日子充满了快乐与幸福。
可是就在他九岁的那年,那场 “史无前例”的运动爆发了,童年的快乐和幸福顷刻化为了泡影。父亲被打成右派送往劳改农场,母亲也一同前去,家里就剩下姐弟三人。
接下来的那段日子不堪回首,却又令人刻骨铭心。
姐弟三人失去了父母的庇护,而且一夜之间变成了黑五类,生活也没有了着落。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无法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但必须承受着所发生的一切。
在姐姐的带领下,为了要生存下去,他们捡烟头,拾瓜子,挖野菜,过着饱一餐饿一顿的日子。其实,这饥饿的日子还挺得住,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在学校被同学无缘无故的打得鼻青眼肿。有一次,应祚智不但被打得浑身是血,连衣服裤子也扯碎了,光着身子跑回家,却不敢告诉姐姐,怕又挨姐姐的骂,只能躲在柴房的角落里暗自流泪。
命运的磨难使他几乎对生活绝望了,惟一存留在心灵深处的只有梦想。他偷偷地用笔画呀画,画出心中渴望的快乐和幸福。不管生活是多么的艰难,不管人身遭受怎样的摧残,而心中有书画的应祚智,内心却依然充满了光明的憧憬。
上初中了,应祚智对绘画的渴求更加强烈,十岁的他除了逆来顺受着一些同学的侮辱外,也能为生活担当一份责任了,他开始为采石场打石头,做临工,稚嫩的躯体承受着繁重的劳动换取微薄的学费。
中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差点丧命了。几个同学抓住他往他的身上倒硫酸,直到皮肤烧得冒青烟,整个教室充满了焦臭,同学们才放过他,他当时就昏了过去。至今,他右边脖子下仍然留下一大块伤痕。
他回想起父亲在运动开始时,带着数斤钢铁做成的高帽游街,每次回家头上鲜血淋淋的,他的心就颤抖着。每次抄家时,他就惊恐不安。每当看到妈妈哭得那么伤心,他的心也碎了。现在,已经习以为常,不再惶恐,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的灵魂,那就是珍逾生命的书画。
14岁那年,应祚智开始学习篆刻,而且已经给安徽幻灯厂画幻灯画,记得第一次拿到8元钱的报酬时,他的手颤抖的十分厉害,这表示姐弟三人一个月的生活费有了着落。他再也用不着看见姐姐揪心的目光,还有那双冬天里帮人洗衣服而冻得红肿的手。应祚智第一次为自己呕心沥血的付出而欣慰不已。
后来,他在《回眸清趣图》的补白中题诗道:“寒舍林中着此身,不同树果混芳尘;忽如一夜清香发,散作狸奴万里春。”
先哲们说,快乐只是人生旅途的一个个驿站,而痛苦,却是那漫长的人生之路。要么在痛苦中沉沦,要么在痛苦中崛起。无疑,应祚智选择了后者。
绘声绘色真姿相 亦趣亦韵巧猫图
回忆是一种重新体验的过程。遥远的岁月连同不堪回首的往事,已渐渐尘封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可是,每当应祚智面对创作的书画作品时,每一根线条,每一种颜色,又何尝不会牵动他回首的目光呢?过去的一切已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血脉里,历久弥新的苦难在他的心中碰撞着,纠缠着,日积月累,怨恨、愤懑,渐渐消融,却锤炼出一种追求和谐安宁的画之魂。
与应祚智交谈,痛苦的往事在他明亮的语言中变得平淡甚至祥和,仿佛叙述的并不是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让人感悟到那些痛苦的经历在他的身上依然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应祚智在15岁那年,就为日本友人佐智子、篪野泰弘、樱井、松井等人治印六枚,并且获得了18元钱的报酬。高中的时候,他到安徽师范学院旁听素描课,受到了杨光素教授的赏识并收为弟子。
高中毕业后,只有17岁的应祚智,因为美术特长而留校任教,却因父亲是“黑五类”问题逐出教师队伍,下放到农村劳动。
如果没有下放劳动的日子,我们不敢肯定应祚智是否与猫儿结下不解之缘,或许,正是阴差阳错,下放劳动的三年时光,奠定了他日后成为 “东方猫王”的基础。
那段日子依旧是他人生灾难性的过度,尽管身上留下了数不清的伤痕,身体也在那三年里拖垮了,但他仍然感谢那段岁月,因为给予他的不仅是痛苦,还有他日后挥霍不尽的思想与精神。
刚下放的时候,劳动任务是繁重的,白天劳动了一天,晚上还要到25公里外的地方挑大粪,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每天早上天没有亮起床,将稀饭煮好焖在饭锅里,然后出去劳动。有一天早上劳动回来,揭开锅准备吃早餐,谁知一只老鼠死在锅里,这样的事情以后还发生过几起。他们只好饿着肚子去劳动。
正是 “秋来鼠辈欺猫死,窥瓮翻盖搅夜眠”。怎么杜绝这类事情的发生呢?只有学老乡们养猫,就是猫儿保障了他们的早餐。应祚智看猫的眼神有些感动,疲惫之余也不忘抱抱,渐渐地,他看猫的时候除了感动还有兴奋。他开始用自己的画笔画猫了。
当时的条件艰苦,何来画笔与油彩?应祚智就用小棍当笔,大地作纸,脑海中幻想着七彩颜色,把猫的形态画在地上,刻在心中。
他每天在十几个小时的劳动后,晚上在煤油灯下一笔一画的练习基本笔法。他没有笔,没有墨,就用手指、水代替,在桌子上画。可是,这样却招来许多流言蜚语。当地人就开口骂他狗崽子,说什么“狗崽子还能画好画,岂不是越画越坏?”为画画,挨打也是常事,就连一同下乡的伙伴们有的也不理解他,经常把饭吃完,能留一点饭算是客气的了,他只好加点开水吃下去。
谩骂、虐待、压力、痛苦、怨恨、失望,曾使他想到死,想到永远的解脱,但他没有那样做,心中始终有一份追求如宗教如信仰般支撑着他。他坚持画画,对一切不公平待遇,置之不理。
应祚智经常在月光下,来到场地边,弄好一堆松散的泥土抹平作纸,以棍代笔,在上面练习中国画勾线笔法,画完了土面,再抹平,继续练。如果是天阴下雨或没有月光的夜晚,他就在石板上画,用木棒蘸水运笔勾线,等水干后,再练。
不论月光下,还是木板上,他每晚坚持练习两个小时,这样整整坚持了四个春秋。孕育他画中灵魂的是他点点毅力的凝聚,滴滴汗水浇灌而成。
18岁的时候,应祚智创作的《猫望梅骨图》和《小猫戏蝶图》入选新华社出版的《中国画名家作品选·应祚智猫图》。
随后,被张大千先生的入室弟子、著名诗书画家曹大铁先生收为弟子,成为大风堂第二代弟子。
在这期间,应祚智本来可以成为正规美院学生的,却因政审不合格而与美术学院失之交臂。这或许是他终生的遗憾吧!
他并没因此而沉沦,父母是无法选择的,而自己的人生之路是可以选择的。他能选择的就是虽然不能去正规美院深造,但可以自学成才。他默默地把失望掩藏,潜心学绘画、书法与篆刻。其涉猎广泛,修养日见功底,为日后成为著名画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举头忽看不是画 低头静听疑有声
痛苦犹如一根扎在肉里的刺,可是,痛苦到了极致,也能变成快乐的源泉。
应祚智否极泰来,伴随历史的变迁,他终于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城市,一切变的既陌生又熟悉。他新的艺术生涯也从此拉开了序幕。
23岁那年,应祚智创作《百猫图》,使他的艺术成就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受到了许多名家的赏识。
一幅格调清新,妙趣横生的画面展现在眼前,画上的双猫,翘首凝视着飞舞于一片绿茵之上的双蝶,一猫蹲腿举爪,似欲猛扑上空;而另一只猫双眼圆睁,显得十分专注,整个画面呈现一种和平、繁荣、美好的意境。这就是出自应祚智之手的《猫蝶图》。
然而,这样一件画工考究,装裱精美的艺术品,下部却像被磕破了一片,令人美中不足。“真粗心,这么好的画,为什么不好好地保管呢?”朋友心疼地问。应祚智笑着向朋友谈起了这幅画受损的由来。
一天,应祚智将刚裱好的《猫蝶图》挂在墙上,半夜两点多钟,忽然一阵厮打的声音将睡梦中的他吵醒,睁眼一看,他养的两只猫正在向画上的两只猫进攻呢,眼看画就要被抓破了。他又急又气,立即从床上一跃而起,刚想把两只猫打跑,突然,脑海中灵光一闪,被两只猫似乎要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斗”动作吸引住了。出于一种职业习惯,应祚智忘记了自己心爱的猫画所遭受的威胁,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厮斗中的猫的形态,迅速勾画起一幅幅草图。等他做完这一切后,这幅以假乱真惹得猫儿生气争斗的《猫蝶图》已被猫抓破了一片……
这是一幅《回眸清趣图》,长130CM,宽80CM,画面上的主人翁是一只十分灵气的猫,在小憩时回眸凝望,猫的两旁地上落有熟透的红果,象征着成熟、丰收、喜庆,身后的衬景是盛开着发出清香的梅花,寓意又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即将到来。整个画面创造了一种和平、宁静、安康的环境气氛。
《回眸清趣图》构图采用斜面黄金分割线法,在左上角和右下角留白,用小面积的红果点缀,保持画面的均衡。按照中国画的要求,十分考究给画面留白,一般在留白处用于题跋和盖印章,作品才算是完成。但是这幅画造型余留空间恰到好处,如在空白处题跋,画面就会太满,破坏了构图,为了保持构图的均衡,应祚智将题跋写在了花盆上,这一着可谓妙手回春的神来之笔,既保持了构图造型的均衡美,留住了必要的空间,题跋又成为了花盆的装饰,所得两全其美。
这幅作品从创意需要,采用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法,将不同季节的红果与梅花搬到同一画面上,作为衬景寓意今天、未来和希望。猫作为这幅画的主题,应祚智却吸取了西洋画的焦点透视法,采用遒劲流畅的大泼墨,以点代面画出猫的肢体,采用大写意笔法准确生动地表现出猫的体毛,这是他的创造;用最浓的焦墨精确地勾勒出猫的头部,焦点集中在传神的双眼上,给观众产生极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猫的温和乖巧,灵气逼真的艺术再现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的视线。
2000年6月,在由中国文化部、中国文联和《人民画报》社共同主办的首届世界华人艺术展上,《回眸清趣图》获得金奖,把他推上了当代中国画最高艺术殿堂,从此奠定了“东方猫王”的地位。
同年9月份,在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广东省委统战部、省政府参事室共同举办的贺中秋迎国庆茶话会上,广东省委统战部长、省政协副主席彭禹贤代表省委、省政府在大会讲话中说:“书画家应祚智国画作品在首届世界华人艺术展中,获得了金奖。”省委副书记黄丽满、时任副省长游宁丰都批示:“表示祝贺!这是广东省的光荣,也是广东省人民的光荣!”
与会的几百位嘉宾以热烈的掌声向应祚智表示祝贺。这是广东省领导及各方面专家学者对应祚智在画坛上取得成就的充分肯定。
逸少经文怀素草 辋川图画鲁公书
凡是关注中国美术界近十年发展轨迹的人都会发现,有这么一个人,每年都有创新的书画作品出版成集,奉献给读者,并以厚积薄发的穿透感和以画猫而享誉海内外。充满个性魅力的卓然不凡,引起了美术界人士的关注,使世人众望所归,公认他是一个实力派书画家,他就是应祚智。
多年来,应祚智勤于学、敏于思。在对猫的刻画中,他创造了自己的工写、粗写、断续、浓淡、干湿、轻重统一思想的笔墨技法与勾勒、色墨相结合的造型法式,做到了融汇百家之长而自成一家之法,确实找到了适合自己表现的最佳方式,是最适合他释放自己情怀的方式。
应祚智不仅擅长于国画,其书法也是气清骨秀,神采飘逸,自成面目。这与他精深的篆刻功力有关。他将篆刻与书法相互渗透融合,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的书法无论是鸿幅巨制,还是尺纸片楮,都能行以己意,自出机杼。故其书风苍茫老辣而恣意汪洋,充满着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他的篆刻不论门派,博采众长,方印间透出雄浑朴茂,气韵生动。他的画作大都配合内容,题以自作诗,再钤上自刻印章,诗书画交相辉映。在当代书画家中,能够将书画金石融汇贯通,相得益彰者寥寥无几。对于应祚智的金石书画作品,海内外不少人士求之若渴。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长、诺贝尔奖获得者甘·萨达姆也曾拜访过他。《欧洲时报》、《美国侨报》等多家报纸曾刊登他的作品,并介绍其人。
应祚智的行草书颇能代表他的书法面貌。他的行草书,可以说是雅俗共赏,人人会看,个个喜爱。他的行草书以纵取势,敛左舒右;字密行疏,气息绵延。而清隽之气愈加浓厚,用笔更加精致,笔触利落,韵律响亮;墨色细腻华润,点画丝丝入扣。
清人刘熙载在其所著《艺概·书概》中说:“观人于书,莫如观其行草。东坡论传神,谓‘具衣冠坐,钦容自持,则不复见其天’;《庄子·列御寇》篇云:‘醉之以酒观其侧’,皆此意也。”
应祚智的行草书,将胸中文才储存,心中情感起伏,借笔拈出,字里行间,清新高朗。从风格层面上看,书法于豪放中求沉稳,于致密中得空灵,骨韵并重,刚柔相济。
细细品味应祚智的作品,直感他那扎实严谨的艺术功力和极高的艺术修养。他是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猫的壮美,以其画作实力,去感受人生的美丽,感受生命的闪光点,并醉心痴迷的捕捉他们的形与神,使之诉诸于自己的笔墨中。
从他那浑厚酣畅的笔墨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中国画笔墨独特的认识和理解。人们常说,字如其人,画如其人。应祚智的每一幅作品中,始终透露出气充神盈,顿挫有力灵魂与精神,有时坚如磐石,有时又灵若春风。用笔浑厚纵横,神韵天成,清新灵动,他的作品都是他内心喜怒哀乐真情实感的流露,绝无半点虚假。
挥毫墨洒千峰雨 虚气空腾五色云
“我画猫是追求纵观古今,法自我立,以破为贵。”应祚智说。他认为猫是与人类最亲近的动物,既机灵又温顺可爱,它爱憎分明,象征着正义、和平与安详。
从20世纪80年代中叶开始,应祚智的绘画事业攀上了新的高峰。1999年,他的《回眸图》荣获世界华人艺术大会金奖,并被“世界华人艺术大奖组委会”收藏。这幅《回眸图》画的是一只奔跑的大写意猫,正在向山上攀登的途中蓦然回首,画面的背景是与日月同辉的广袤大海。有评论称,画家对作品深层次的心理把握乃至人格化的表现,赋予人们艺术的感染力。一个称号开始得到大家的认可——“东方猫王”。
作为一名艺术家,他以创新性的实践及个性鲜明的“大写意”画法,在中国画水墨技法上开辟了自己的路。1999年至2001年,新华社连续推出《中国著名画家应祚智画集》、《中国书画大师应祚智画选》、《中国书画大师应祚智画集》。
自1997年以来,应祚智还获得了中国中外名人文化艺术委员会颁发的“世纪末艺术成就奖”、“20世纪艺术创作大奖和世纪艺术交流功勋者”、“世纪杰出人物”等称号。
应祚智的艺术成就,曾被国内外多家主流媒体报道。2003年7月5日,香港《中华书画报》以一个整版,全面介绍了应祚智和他的作品。
如今,他已是身兼国防大学特约书画家、中山大学艺术顾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客座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员、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务。
时空的距离并没有淡化应祚智与家乡的感情,尽管往事不堪回首,而他依然以博大的胸怀,深爱着家乡和家乡的人民。
1995年起,新华社连续出版的《应祚智猫图》和《应祚智画集》,分别由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先生和中央文史馆馆长萧乾先生题写的封面,出版的作品大多是经过书画界前辈或鉴定或补景或题诗的佳作。其中《应祚智猫图》封面的1994年的挂历版价值46万元,应祚智把它捐献给了安徽省第一纺织厂。
2001年与2002年,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分别发行《中国邮政明信片——中国书画百杰·应祚智作品选》和《中国书画大师应祚智作品选》明信片。应祚智立即又向安徽捐赠了2000套明信片。
2004年2月,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了《中国书画大师应祚智书画集》﹙全集﹚。同时,还有安徽等省级图书馆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外语外贸大学等高等学府也收藏了该套书画集。广东中山图书馆还对外借阅。应祚智又将自己所著的价值81万元书画集,捐赠给安徽省慈善总会。
前不久,国防大学为表彰应祚智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授予他一柄镶有七颗宝石的“龙头剑”。此剑一般只有做出杰出贡献的将军才能获得,代表着至高无上的荣誉。应祚智携龙头宝剑回归故里,并称:“这是我一个非军界人士获得的,应该感到自豪。”
应祚智已在磨难和坎坷的深处,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命和追求。《小窗幽记》云:“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迎之;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尽日相亲惟有后,长年可乐莫如书”。应祚智的书画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今天,我们看到了他手中的画笔,如剑鞘中猛然出匣的亮剑,绘出生活美景,描绘人生辉煌。然而,他心如静水,以一个艺术家的平常心,不断地去追寻自己心中那条永生不变的艺术之路。
年近半百的应祚智,正值其厚积薄发的黄金时期,鹏搏鲲化,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丁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