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国房地产顶级操盘手实战对话”实录
这是一次中国地产界的高端对话,中国房地产顶级操盘手代表的实战对话,是中国开发商经历了多次宏观调控后发出的肺腑之言--关注产品、创造需求、成本控制、品牌发展等让产品更贴近消费者,在房屋不断增值的同时,开发商应该有一种社会责任感,让中国建筑的平均寿命更长一些。
创造需求
做细节、找热点、快适应
不能让市场适应企业,更不能让人们的收入适应产品,我们应该创造需求。
怎样面对发展,对于一个很年轻的市场和大多数企业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刚刚走过了“温饱线”,需求仍是他们最关注的。在适应市场政策变化的同时,许多企业高管都强调企业要学会找到市场热点、关注消费细节,创造需求。例如在传统观念中强调三代或四代同堂而产生的超大住房需求,引导这类消费者为照顾老人去寻找更好的结合点。例如,创造“一杯茶的距离”或“一碗汤的感觉”,即提倡在一个小区或一个单元里一套90平方米住房给老人,一套80平方米的住房给自己,一杯茶、一碗汤还未凉就可以走到的距离,这样照顾老人亲友聚会都很方便。
成都置信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名琏在会上称,其实,最初简单的认识和顺从人们的一些消费观念已经不能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消费者和许多开发企业一样年轻,不成熟的消费观念需要正确的引导,媒体要承担这样的责任,企业同样也要,而这个过程其实又为企业创造了新的需求。
品牌发展
学政策、控成本、有责任
要让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很成熟,这很难。楼市就是这样,因此中国地产企业的品牌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房地产企业没有品牌”论调一出,许多嘉宾便迎了上去--中国企业的品牌意识正在从许多细节中体现出来。
关注政策,房地产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企业不可能只顾埋头前行,要与国家的发展方针一致,要让产品规划与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区域规划一致,让产品真正与城市融为一体。
控制成本。四川蓝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季斌认为,品牌不是只体现在高价位上,如何控制成本不仅是企业不被淘汰的前提,更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这其中,企业要懂得如何整合资源,即有没有新的资源融入企业,如人才、设计、材料等等,花相同的钱给产品赋予更多的内涵,这是一个品牌产品必须具备的。
承担社会责任。有数据显示,中国建筑的平均寿命不到20年,而英国建筑的平均寿命有100多年,因此在房屋不断增值的同时开发商应该有一种社会责任感。用心做产品,把消费者带到建筑工地,监督每一个环节;请国际大师,为建筑作品而努力;保护城市现有自然资源,保护人们的生存环境……许多开发商正在用实际行动回应市场。
关注产品
要创新、讲设计、更节能
说企业离不开产品,说地产就离不开房子。当中国楼市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后,产品的变化最能体现行业的进步。
虽然参与对话的嘉宾并没有专门的议题针对产品,但无论是谈楼市的现状、敏感的房价还是企业的品牌与发展等,产品都成为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嘉宾们纷纷谈到今后的住宅产品将呈现出几大发展趋势:其一,不断创新。房子不再简单满足人们的居住功能,还应该是更多人对“家”这一梦想实现的载体,它会从更多的细节去体贴人们的需求。其二,房屋的设计感更强。开发商将从最初只顾利益不尊重设计师理念的阶段跳出,把自己的市场经验与拥有先进建筑理念的设计师进行良好沟通,让产品成为城市景观而不是城市垃圾。第三,更环保更节能。随着国家一系列建筑节能环保指标的出台,节能建筑是今后的一大趋势,懂得节约资源会让企业跑在行业前面。
(责任编辑:毕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