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文清
    开放式基金销售的火爆行情正在继续蔓延,近期发售的主要基金纷纷出现了排队认购的情况,百亿基金频繁出现,包括刚刚完成募集的工银瑞信稳健成长基金在内,半年的时间已经诞生了五只百亿基金,而即将发行的几只基金也具有冲击百亿的实力。 以前新基金发行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现在一些品牌基金公司纷纷把这一时间缩短到了两天。种种情况表明中国基金业正在迎来一个规模迅速扩张的黄金机遇。不过理性的业内人士提醒,中国基金业目前仍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在热销面前基金公司更要注意自身的投研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资金向优势基金集中
    虽然近期老百姓街头巷尾都在谈论基金,一些从来没有接触过证券市场的资金也开始流向新基金,但这一轮基金销售热潮却并没有出现在同期销售的所有基金上面。一些具有一定品牌优势和较好历史业绩以及明星基金经理的基金公司成为最大的赢家,而部分公司发行的新产品即使用尽浑身解数却也仍是规模有限。有数据显示,近期基金首发规模之间最大的差距达到了136亿。老基金的持续营销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部分基金公司旗下产品即使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但由于品牌认知度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问题,基金规模仍然难逃缩水的命运。
    专家指出,在基金产品日益丰富的市场背景下,作为基金投资主体的个人投资者对选公司的重视程度超过了选产品。嘉实基金总经理赵学军分析:“就像大家在买照相机的时候可能并不特别关心照相机的内部机能,每一个环节是怎么样环环相扣的,大家更关心的是它是否来自一个好的品牌,出自一家好的制造商,能不能制造高品质的、可靠的照片。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来讲,投资人更希望选择好公司、好的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
    王连洲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市场资金向优势基金公司集中是投资者理性的反映,这也会促使基金公司树立长远目标,沉下心来做好业绩、品牌和制度建设,树立诚信规范负责的公司形象。王连洲建议,管理层应鼓励基金业的优胜劣汰,对管理不佳、业绩较差、市场份额持续萎缩的基金公司应引入优势基金公司进行重组。
    规模倒逼基金提升实力
    王连洲教授对目前部分基金公司主动限制发行规模的行为表示了肯定和赞许。他认为对发行火爆的新基金采取限售和提前结束募集的措施,是基金公司考虑多种因素、权衡利弊的结果,这表现出了基金公司经营理念的成熟。
    王连洲认为,中国基金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公司和小公司都需要加紧综合实力的提升,尤其在专业人才储备、后台支持系统和风险控制能力方面,做好迎接基金业大繁荣的准备。
    中信基金总经理吕涛也认为,与迅速做大规模相比,提升公司综合实力,建立系统化的投研体系、稳定的人力资源系统和强大的客户服务与销售支持体系实际上更为迫切。“大家发得小一点,应该说是比较负责任的做法。你管一个大的基金,能不能管得好,牛市的话不见得能看得出来,市场有波动的时候你怎么管理,这是一个考验。”
    嘉实基金总经理赵学军指出,理财产品除了当期回报以外,更重要的关键点就是收益的持续性。“持续好业绩的基金一定出自好公司,也一定能出自好公司,因为好基金需要一定的土壤,需要持续的灌溉。这块土壤需要专业分工的团队支持,就是公司的综合实力。人才匮乏和团队不稳定、投研和风控缺乏体系化和制度化是目前不少基金公司的通病。”
    王连洲教授指出,在牛市阶段基金公司应在投研能力、产品创新、人才培养、挖掘新的投资机会方面下更大的功夫。由于在牛市中问题容易被掩盖,基金公司更应该做到规范运作,防范风险。在利益分配方面,王连洲建议基金公司在盈利增加的情况下,适当进行当事人之间的利益调整,如提高风险准备金计提比例,考虑通过什么其他方式增加对投资者的回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