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培娟/文 李烝/制表
截至2006年1-11月,合计有114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受中国银行与中国工商银行上市挂牌的影响,募集资金总额高达501.68亿美元;其中,海外八大市场新上市中国企业总数为65家,融资额高达358.03亿美元,占总融资额七成比例。这个统计来自清科集团昨日发布的《清科─2006年中国企业上市年度报告》。
报告显示,海外八大市场NASDAQ、纽约交易所、香港主板与创业板、新加坡主板与创业板以及伦敦AIM市场的新上市中国企业中,2006年全年IPO融资总额高出2005年204.41亿美元的75.2%。 这主要归功于在香港主板市场上市的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两只超级大盘股的顺利发行。
从具体市场分布上看,香港主板市场独领风骚。在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航母级大盘股上市的作用下,香港主板市场上市融资活动非常活跃。1-11月共有25家中国企业选择了香港主板市场,融资金额高达336.68亿美元,占海外八大市场前11个月中国企业融资总额的94.0%。其次是新加坡主板市场,共吸收了22家中国企业,上市融资金额为11.14亿美元,平均融资额仅为5062.00万美元,融资效率明显低于香港主板市场。NASDAQ和纽约交易所差距不大,介于3.5亿-3.8亿美元之间。香港创业板与AIM市场表现不佳,分别为1.63亿美元和1.18亿美元。而截至11月30日为止,东京交易所依然没有斩获。
境内资本市场受股权分置改革的影响,6月下旬重启的IPO以来,截至2006年11月30日,总计有49家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中小企业板两地上市,月平均近8家企业挂牌上市,融资总计达143.65亿美元。
上海证券交易所前11个月合计共有10家企业上市,融资127.42亿美元,平均融资额达12.74亿美元。较高的平均融资额主要得益于国有大型蓝筹股的回归。北辰实业、中国国际航空、中国银行以及中国工商银行A股发行均选择了上海证券交易所,4只蓝筹股融资总计95.45亿美元。
深圳中小企业板快速扩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从6月19日启动全流通条件下第一股??中工国际以来,深圳中小企业板总计有39家中小企业挂牌上市,截至11月30日,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总数已经达到89家。中小企业板自2004年5月开市以来,花费了一年的时间才使上市公司数达到50家,而今年只用半年的时间就能实现这个目标。
清科分析认为,无论是中小企业首次上市融资,还是国有大型蓝筹股回归A股再融资都反映了境内A股市场环境的改善,以及环境的改善带来的融资能力的提升。新《公司法》、《证券法》的实施,全流通的实现,股票发行定价、承销以及上市等IPO管理办法的出台,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监管部门发审效率的提高、以及保险资金的入市等资本市场措施出台和实施,使得整个境内上市环境大为改善,A股融资潜力逐渐显现。 (责任编辑:陈晓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