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讯 2006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五周年的纪念日。在商务部支持下,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北京大学于2006年12月10日在北京大学举办“中国入世五周年高层研讨会”。 会议以“中国加入WTO五周年:回顾与展望” 为主题,搜狐财经对会议全程进行网络报道。以下是国家认监委原副主任夏铮铮的发言内容。
夏铮铮:
纪念中国入世五周年有很多感慨和想法,我在讲我想法的时候,希望各位从事WTO研究的同志,希望纠正一个概念,我们所处的这个领域是与贸易有关的技术壁垒,原来的外经贸部,包括现在的商务部,一直把这个协定翻译成为技术性贸易壁垒,这个翻译是不正确的,它是与贸易有关的技术壁垒。现在世贸组织研究的问题就是消除贸易壁垒,贸易壁垒是一个大概念,这里面有若干个壁垒,比如关税壁垒、配额的壁垒、包括专利的壁垒,技术壁垒是贸易壁垒出现的形式之一。所以不能翻译成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我稍微给大家讲一下这个怎么来的。
他源自于1970年,原来欧洲共同体颁布了一条指令,叫做消除商品贸易中技术壁垒的指令。这是因为欧洲这么一小块地方,20、30个国家,对商品采用的法律标准和评价不一样,使这个商品从意大利的罗马运到英国的伦敦,就是由一个货车卡车司机运,它随身携带有关的商品、车和司机本身,57种证件。所以对商品流通造成很大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完全都是由于技术要求所造成的,因此颁布这么一个指令。颁布指令之后,欧洲之外的国家,主要是美国和日本比较紧张,认为在欧洲弄一个欧洲自由贸易区对美国和日本进入市场造成了障碍,所以在75年东京回合的时候就作为一个提案,所以在东京回合一揽子协定里面,其中就有这么一条,有一个括号建成标准守则。为什么在欧洲写的是产品贸易,到了关贸总协定的时候就变成了贸易了呢?因为当时对产品和服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这个协定既管产品,又管服务,所以就直接针对贸易的技术壁垒。
所以我希望将来我们研究者和新闻界在谈到这一块的时候纠正过来,当然按照现在的说法有安全壁垒、绿色壁垒等等,在各个时期体现的不一样,但这都是技术壁垒。同时技术壁垒不光存在针对贸易的,还有存在于针对政治的,比如说美国一些高科技产品不允许向中国出口,这跟贸易无关,他政治上歧视中国,不喜欢共产党领导的国家。还有因为宗教和思想的原因,你比如说中国以前出现过出口到阿拉伯国家的塑料鞋后面鞋跟的模压设计成让人看好象是阿拉伯文,觉得你在思想上歧视他,把阿拉伯踩到鞋底下,所以拒绝进口。这是由于宗教和国家信仰。
我们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所以只是针对贸易的有关技术壁垒。我原来带的单位是国家标准局,后来叫做技术监督局,现在叫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所涉及的就是对商品自由流通当中,针对这些商品内在质量是否对人身、动植物、环境造成危害,咱们在入世谈判当中,有20个议题,这是其中一个议题。这个议题可以说,我们谈的时间虽然长,但最后用一句不好听的话,我们这个议题基本上是混进去的,没有真正的按照议题进行实质性的谈判,而只是把它停留在操作这一议题的国家主管部门由于是两个,进出口商品检疫局和技术监督局,造成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到底要领几个证的问题,拖了十几年,终于国务院决定把这两个局合并。它跟其他的议题都不一样,其他的议题都已经谈到,比如我对关税减让,五年减多少,每项产品减什么,我们这个议题在整个谈判过程当中,没有进行实质性的谈判。也就是说,中国政府针对安全健康,你对商品到底管制多少,执行是什么标准,怎么检验证明它合格,然后可以在中国市场放行,这些问题都没有谈。如果要真正这些问题进行实质性谈判,我认为中国入世还要再向后拖五年,因为到现在为止,中国政府仍然拿不出一个完整的清单来。
我自己对谈判最大的体会就是如果中国没有改革开放,就谈不上入世,所以入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这是一。二,当时我们谈判的时候,吴昊、王兆一(音)我们都属于基层的谈判代表,我们私下经常聊天,说中国的复关入世,打一个比方,就像过去是共产党发起人,打土豪分田地就可以入党,而现在需要恢复党的关系,人家说可以,但现在党员条件变了,是八项要求,你自己说你对这八项要求你还差哪些?你打算在多长时间内达到这八项要求?我们可以让你先进来,但你先说这八项里面你可能有五项不合要求,你怎么用几年时间把它折腾过来?我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入世的,因此,这五年的过程当中,实际上就等于是按照承诺也好,按照WTO的准则要求也好,是一个改正的过程,我是这样理解的。
同时我个人认为还可以这样理解,中国决定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但是实际上由于长期走计划经济的路,我们并没有一批,或者说懂得市场经济的人,懂得市场经济领导,懂得符合市场又懂得市场经济发展的一套法律和运行的政策。我们也极希望有东西来借鉴,这时候WTO这套东西可以说我们是走了一个捷径,有一些是不用我们摸索,都已经总结好了,你照着办就行了。所以这五年,我个人认为是消化我们如何理解WTO规则的实践过程。同时它带来的问题也在这儿,WTO里头所有的条文95%是规范政府行为的,现在大家所享受的这些成果实际上是规范了政府以后获得了宽松的市场环境所带来的。我们真正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还差的很远,包括我们立法和行政运作,虽然我们现在有大量的法律法规,但现在大量的法律法规原则上说还不是国家法,还是行政法,还不是责任法,而是权利法,这样带来的问题就使我们本来应当宽松的环境,实际上还没能够松绑。
就像刚才我给大家举例,技术壁垒协议是怎么出来的,为什么这些发达国家极力的要推出这么一个东西来?它的前因后果,以及每一个条款是怎么出来的,这也给世贸组织研究会,或者说是世贸组织法的研究会提一个建议,可以组织一些人,就现有的条文来挖掘产生的背景、产生的历史,这样我们才能够做到更心中有数。还有一点就是我感觉缺憾的地方,大家虽然都享受入世五年所取得的成果,但我总觉得到现在为止WTO这套东西在中国仍然是阳春白雪,懂它的,而且能够谈出道理,并且能够把它作为应对措施的专家、法律人才还是相当的少。直到现在为止,包括质检总局应付三天两头由于食品等各种各样的产品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外国抱怨也好、投诉也好,甚至打击报复也好,大家都觉得应该攥起拳头好好对付,但没有一批能够好好战斗,又懂本身专业,又懂法,在国际场合上能够应对自如的一批人。中国刚刚开始走这个路,将来的任务还十分的艰巨。
我就我们这摊东西,略微的讲两句。理论上说,特别是我们谈判过程当中,这些发达国家一直压中国说你应当大力采用国际标准,大大的提高你商品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同时,你应当这样、那样。但经过这么几年我们发现,我们原来认为发达国家采用标准肯定已经达到100%,而实际上最高才80%,基本上都在6、70%,他也是为他所用,对他有利的他采用,对他没利的他也不采纳。另外,就美国和日本而言,他认为现在的国际标准是欧洲主导型的国际标准,对日本产品和美国产品不利,所以他不怎么积极。
今天上午有的领导也谈到了,咱们这儿谈全球化、国际化风风火火的,但实际上发达国家有一种趋势,他在向他的区域化,或者是几个发达国家集团化方向在发展。欧洲原来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化委员会和通讯联盟来提供的制定国际标准大大缩减,用来强化制定欧洲标准。美国就更不说了,他有一些产品,咱们比如说微软的操作技术,这一类东西,他是不愿意提供到变成国际标准,就想成为事实的国际标准。同时这个标准还有一种新的迹象,就是刚才那位教授说的,以前的国际标准是各个国家发明了东西以后,无偿的贡献给标准化组织,然后把它变成公开的国际标准,以便组织工业化大生产,提高生产率。而现在为了各自的私利,不愿意贡献出来,或者说现在的国际标准、区域标准甚至国家标准里面,把它的专利包括在里头了。所以现在卖一些标准的时候,里头还要交专利费,这就出现了这个问题,这对中国来讲,我个人觉得,这是入世五年之后,所带来的急于和挑战,比没有入世之前更大。我们现在就急需一批人才,在各种国际场合里面能够有中国的主导权和发言权,这类人还是相当的少。我希望咱们既庆祝入世五周年谈成绩,更希望多谈一些能够起到以后大家更好的改进的事。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