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小企业板高效、快速的发审效率与不俗的市场表现,不仅激活了国内创投的热情,也成为海外投行关注的焦点。近日,以海外创投为主力军的中华创业投资协会与深圳创业投资同业公会在深圳进行了一次交流会,对海外创投所投资企业的境内上市问题进行了一番探讨。
本土创投复活效应感召海外创投
统计显示,在已经挂牌的90余家中小板公司中,近1/4公司的股东有创投背景。而今年5月以来,投资同洲电子等几家公司的创投,获得的账面回报都超过了20倍,这正是目前中小板对创投吸引力逐步升温的直接原因。比较起来,外资背景的创投略显谨慎,但退出渠道的逐步畅通使得外资对中小企业板也热情起来。
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杨飞表示,今年IPO重启后,中小板的上市标准做出了调整,发审效率也明显提高,对海外创投很有吸引力。“我们的投资项目中,远光软件已经成功上市;另外一家公司原本计划在香港上市,现在已经改为在中小板上市。”
与会人士坦言,国内市场现在确实有一些新的积极变化,如果有符合国内市场的项目,确实无需舍近求远,不一定非要拉到境外去。
华平投资董事总经理孙强强调,A股市场全流通已让一批在境外上市企业后悔了。”他说,现在有一批已经在国外或者在香港上市的公司,符合中小板上市条件,现在的市盈率才8倍;而同类型的企业,在中小板的市盈率为30倍。眼下已有相当一批企业想回归A股市场。
不难看出,中小板与创业投资之间的良性互动正在逐步成型,而且帮助企业在中小板上市,对国内外创投资金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加大。
海外创投呼吁完善退出机制
不过,退出通道不尽完善仍然是海外创投机构关注的要点。对此,海外创投纷纷建言,希望中小板能够为今后创业板的推出做出有益探索。这包括中小板行业覆盖面单一、引入专业承销商、退出时间锁定等问题。
“上市发行条件中,对最近3个会计年度做出规定,这意味着很多注册不到3年的企业无法上市,而像百度那样可能在1—2年内爆发性成长的网络行业或者新兴行业的企业就可能不符合国内上市要求。”孙强说。目前,中小板80%为传统制造业,结构模式单一的现象已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近期,深交所多个负责人在不同场合提出,要尝试扩大行业覆盖面。
同时,在海外创投看来,退出时间锁定太长。“时间不等人。虽然新制度取消了公司发行上市前12个月内不能引进新股东的规定,但是前12个月以内进入的创投股份仍需要有3年的锁定期。”南山资本创始合伙人唐越说,3年以后市场变数太大,对于创投资本来说,风险太大。
唐越还建议,引入大型专业的承销商对中小板的健康发展更为有利。孙强对此表示认同:“在国内,目前的承销商只知道找企业,却没有看到企业背后的股东是谁。”他建议,国内也应该形成一种引导投行与创投之间合作的案例和机制。在美国,有些大型投行是专门有人盯着创投公司,他们会提供各种服务,如写报告、举办推介会、做路演等后续服务,这样才能使专业承销商引入专业投资者,形成创投、承销商、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多赢局面。
(责任编辑:郭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