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后WTO的五年过渡期就将结束,中国银行业就将从地域、业务种类、客户对象等各个方面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可以预计,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将会变得空前激烈。
分析中外资银行未来的竞争格局,不难发现,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上,中资银行兼具网络和渠道的双重优势,而外资银行难以在短期内铺设大量网点,同时,其存贷业务发展也会受到《商业银行法》的一些硬约束。 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撼动中资银行的主导地位。但在中间业务领域,特别是理财、财富管理、银行卡等针对高端客户的私人银行业务,有可能成为中外资银行争夺的焦点。
首先,私人银行业务的利润率远高于传统的银行业务,据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对有关资料的统计分析,欧洲私人银行业务平均利润率高达30%,其年均盈利增长率更高达12%~15%,远优于一般的零售银行业务;在2005年,汇丰银行公布的私人银行业务税前利润达到9.12亿美元,比上一年同期利润6.97亿美元上升了31%。
事实上,私人银行业务的需求市场已经在中国初步形成。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2006全球财富报告》,中国共有25万户百万富翁家庭,排名已居全球第六。中国经济的连续高速发展,使社会富裕人数剧增,为私人银行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它无疑将成为中国银行业利润率最高、成长最快且最有前景的战略核心业务。
其次,这类业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服务的多样化和创造性。从一些老牌外资银行在海外的私人银行业务来看,其业务范围所涵盖可谓包罗社会生活各个层面,有委托理财、财务咨询、外汇、代理税收等,通过网络还可进一步提供旅游、信息、交通和娱乐等全方位公共服务。更具特色的是,部分私人银行业务还提供艺术品收藏投资建议、继承事宜、离婚和财产保护、移民等本不属于金融领域的服务。
相比之下,国内银行针对高端客户的金融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朋友的抱怨:他是某家中资银行的高端理财客户,可他接到的银行业务员电话大都是劝说他买各式各样的基金,一有销售,业务员就动员他买,到头来近百万元资金的理财账户几乎全都变成基金投资了。
透过这一事例可以看到,我们某些中资银行针对高端客户的服务内容还很单调,难以满足客户需求。银行要吸引客户,必须致力于种类丰富、功能齐全的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特别是,当前应加大理财、网上银行、银行卡、衍生产品等业务的投入,推出一系列创新型的金融工具与产品。(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崔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