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邦投资
牛也有喘息的时候
上周股指出现了宽幅震荡,在上冲2200点后市场分歧开始加大,暂时由前期的流畅型上涨转向扩散型波动。那么本周又有哪些消息值得关注呢?
定向票据再次发行
央行定于本周一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定向发行1年期央行票据,规模为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存款总量的0.5%,发行利率2.7961%,回收市场中过度的流动性成为本次定向票据发行的一大重要任务。
这已经是央行今年第四次启动定向票据。除了与前三次定向票据的发行密度有了较大变化、相隔时间较远外,本次发行要素也出现了部分调整。发行对象扩大为所有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按照存款规模0.5%的比例缴款,这次发行将回收大约1200亿元的流动性。同时,本期的发行利率被定在2.7961%,与近期央行在公开市场业务中所发行的1年期央票的发行利率持平。
本次发行要素的部分调整也说明定向票据的再度出马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由于发行对象是流动性相对较为充裕的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同时发行利率与目前市场常规水平保持一致,因此在回收市场流动性成为重要目标的同时,也避免了对市场造成过大的波动。
新华社:怎样理解当前股指上涨?
最近以来,沪深股市在指数的表现上呈现出扶摇直上的态势,新华社发表的社论中提及的几点值得关注:
1、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接近尾声,困扰市场发展的制度性障碍正在逐步得到消除,但是,非流通股对于二级市场的实质性压力却尚未开始体现,这些压力的真正到来之时才是对中国股市发展的真正考验。
2、股指上涨的背后蕴藏着中国股市在价值估值体系上发生的变化。股票指数在权重上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股指的上涨显然不能等同于股市行情的上涨,因为这些龙头企业的业绩并不能代表其它上市公司的业绩,投资者对这些龙头企业前景的看好并不能代表对所有上市公司前景的看好。
3、作为一个成熟的管理者,对股市发展运行的把握不能只看一时一处的涨跌而得意忘形或惊慌失措,那样势必导致矫枉过正的局面,只有放眼长远,胸怀全局,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4、只要存在市场竞争,就会有优胜劣汰。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根据市场发展和竞争的需要进行投资,必须承担投资风险;只要股市开门交易,就会发生股指涨跌。投资者根据对公司发展前景和效益风险的评估,决定购买哪一家公司的股票,同样也需要自担风险。
牛也有喘息的时候
上周股指除了周一保持流畅型上升的节奏外,其它大部分时间开始转向宽幅震荡,盘面出现上上下下的频繁交换,量能不断地放大,显示在迈上2200点距2245点仅一步之遥时,机构之间观点出现了较大的分化。
就盘面热点及个股表现而言,先是封闭式基金的集体转弱、大商股份跌停,接着是北辰股份连拉20根阳线后转身两个跌停。周末除了民生银行还是信心十足、玻璃杯还装上一些药和酒之外,其它的一些指标股纷纷回软,中国联通也不例外地开始转弱。
看惯了每天涨几十点,再看眼前每天跌个几十点,似乎有些不习惯。但即使有社论在旁敲着警钟,但还是觉得没有全身而退或减至轻仓的必要,因为眼前的股市还是更多地显示出其可爱性和价差性,因为毕竟创出了一天发行400亿基金的记录,难道它们就一直空仓?
但是,在一半以上股票累积了相当大的升幅之后,风险也不得不防,既然机构是相对统一地看好某些个股,那么一旦抛售也就会相对集中,故近期应关注与这些机构选股正相关的非系统性风险,毕竟牛也有喘息的时候。
在上上下下中,不妨睁大眼睛,看一下大机构的意向,再观察一下物有所值的个股的落脚点。因为一般而言,每一次震荡均意味着热点的切换,也是操作心态得到修正的过程,更是一些被低估个股重新获得评估的过程。
东吴证券
走过去仍是艳阳天
随着有色金属、奥运、地产、网络和3G等板块轮动加速,市场在两次上试2200点未果后选择了向下调整,导致沪综指周线以下跌8点、上影线113点、成交2841亿元报收,最终未摆脱历史上1997年14周阳线后戛然而止的命运;而深成指离1997年创下的历史高点仅98点之遥。从盘面来看,北辰实业和上港集团等短线强势股及基金重仓股的大幅杀跌,是导致大盘拉开调整序幕的诱因。
调整的真实原因
从时间上来看,临近年底又到了机构例行结账的时间段,大盘在创新高并伴随着巨量产生的同时,部分机构兑现意愿显露无疑。除财务公司及企业委托理财的资金外,以基金为代表的正规军也有超过40家100亿元以上的分红压力,因此,短期内集中套现成为这些资金的唯一选择。由此也导致前期涨幅良好的基金重仓股如国药股份和大商股份等一大批机构重仓股破位下跌,其中很多甚至打到了跌停。另外,从1996年至今,12月的股市除了有4年出现小涨外,其余都出现了深幅调整,特别是与2006年最相似的1996年,绝大多数时间保持震荡上扬格局的市场,产生了月振幅超过40%的深幅调整。另外,本轮行情从2005年12月6日1074点因股改而启动,到2006年5月至8月间股改基本完成,开始围绕1650点为轴心作上下震荡,随后由人民币升值主线、经银行和地产股带动再次向上直到2200点,其升幅及其逼近历史最高点2245点,都令其成为一个重要的心理阻力位。
成为国企指数的影子
从国企股指数的表现来看,2002年10月最低的1745点到2004年1月的5440点,再到本月最高的8903点,是伴随着中国移动、中兴通讯、蒙牛乳业、交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及工商银行等大盘蓝筹股的上市而逐步向上的,成交的金额也稳步放大屡创新高。特别是2006年三大银行股上市实现A+H股后,国企指数陷入了新的疯狂,从5300点位置一路涨到了8900点。随着拥有A+H股的公司越来越多,香港市场对A股的影响就越来越大,2006年下半年以来,上证综指俨然成为了国企指数的影子。另外,虽然上周两市放出959亿元的历史天量,但市场的换手率仅为4.5%,与历史对比仍处于正常略高的水平;而股市的整体估值仍属合理水平,股市内在结构正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资金涌入支撑走好基础
据中央登记公司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2月份以来每日新增A股开户数再度突破2万户以上大关;而嘉实策略增长和工银瑞信一天400亿元和150亿元的募集,另人叹为观止,11月以来开放式基金的募集规模一举突破了1800亿元;截至11月30日,深、沪股市资金存量5900亿元比10月份增加近200亿元。可见,中国A股市场已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从上周末中汇医药和洛阳玻璃等的上涨说明,拥有并购重组和整体上市题材的公司将成为2007年的亮点。而且经验表明,重组股往往就是在市场进入高位时开始活跃,短期而言,市场尽管仍有整固的需要,但上市公司业绩向好等几大市场发展的要素并没有改变,因此精选个股是战胜市场的不二法则。
证券时报
新基金建仓凶猛 助推年底翘尾行情
大盘在冲破2000点之后牛市逼空态势愈加明显。这当中,新发基金尤其是百亿大基金强大的资金注入功不可没。今年以来基金骄人的净值表现,带动了投资者购买基金的空前热情。新近成立的基金也当仁不让搭上顺风车,一路高歌猛进的净值增长让基民尝到了入市就进帐颇丰的喜悦。
据记者了解,大部分新基金在年底行情中建仓速度之迅速堪称史无前例。新基金建仓凶猛,成为最近沪深两市尽管出现近年来天量天价的情况下,依然十分强势的主要原因。
建仓迅猛锁定筹码
据WIND资讯统计,11月份以来共有8只基金成立,合计募集金额达到358亿份,且基本都为股票型基金。这些基金发行后普遍建仓迅速,甚至不少基金主动缩短发行期,以便抓紧时间入市抢筹。这些11月份的新入场基金,净值增长率表现普遍良好。
记者了解,这种迅速建仓锁定筹码的策略被大多数基金普遍采用,这从新基金净值表现增长迅速即可见一斑。截至上周末,在成立不满一个月的新基金里,国投瑞银创新动力净值增长高达8.61%,长信增利动态8.13%,融通动力先锋2.8%,南方绩优成长1.99%,这还是在上周五上证指数大跌2.93%的情况下的数据。
国投瑞银首席投资官陈进贤介绍,把握牛市行情的特征,建仓迅速是国投瑞银创新动力基金目前取得先机的重要原因。这只成立于11月15日的基金一周就建仓达到了50%,到了12月份后,仓位已经迅速达到了90%。而据了解,某只份额过百亿的大型基金,在成立之后一周之内迅速建仓达到70%。这意味着,该基金100亿资金在5个工作日内进入股市,平均每天20亿!
上海一基金经理则表示,现在新基金建仓迅速,其实也在情理之中,是基金经理个人的理性行为。这是因为,如果明年初股市是上涨的,那么现在就是买入时机。如果明年初股市调整也无妨,所有的基金一起跌,但关键现在要先锁定筹码。新基金的实力会逐步显现出来,形成新的做多动力。
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新基金净值增长的迅猛,说明了新基金建仓的速度在不断加快,仓位已经不低。这些新基金无疑是年底股市翘尾行情的助涨主力军。
成长+价值主导
在大盘蓝筹股的引领下,上证指数攻城掠地,新高迭创,现已迫近2245的历史高点。市场创出新高似乎并无太多悬念。多数基金认为,虽然由于短期内股指涨幅过大,市场难免出现振荡,但这并不影响新基金对未来行情的看好。
诺安价值增长的基金经理表示,对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的行情,持较为乐观的态度。他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即未来一年内),市场将保持振荡上行的态势。对于新成立的基金而言,市场的振荡或调整都将是较好的介入时机。新基金在品种选择上将秉承主流仓位配置主流品种的原则进行投资方向的选择。因此,新基金的建仓品种将主要沿着人民币升值(主要是金融、地产);具技术优势或资源优势的化工股;医药、食品饮料等几个主题展开。
目前基金与股市行情似乎形成了某种相互推升的循环。也就是说,牛市行情带动基金净值大幅度提高,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这种赚钱效应又吸引了新资金认购新基金或申购老基金,规模大幅膨涨的基金快速入市,又进一步推高了市场点位。国投瑞银基金表示,考虑到股指期货因素的持续引导,大盘股可能将继续保持一定的溢价水平,将上市指标股也会一如继往地受到资金热捧。同时,市场将更多目光投向成长性,而前期涨幅较小的二线蓝筹,特别是基本面良好,有可能提升至第一梯队的相关行业优势公司会受到更大关注。这也符合持续性牛市成长引导,价值跟随的运行轨迹。长信增利基金经理曾芒也表示,仅半个月就完成建仓,实际上是依赖我们对价值和成长的把握及坚持,基金重仓持有的中信证券、五粮液、广电网络、武汉中百、山东黄金等,都有良好的表现,为基金净值增长做出了贡献。
基民助推基金建仓
据业内人士透露,日前管理层已经告诫基金公司注意股市投资风险,并考虑调控基金发行节奏。但即使这样,依然改变不了新基金急切冲进股市的格局。嘉实策略增长基金1天超400亿天量的首发,让市场见识了资金的丰裕,也使得基金的投资者教育更成为当务之急。
中登公司的统计显示,仅12月4日一天,新增基金开户就超过9万人。显然,空赚指数的股民,开始转投基金分享牛市收益,强大的银行储蓄正在通过基金形式源源不断进入股市。10月份以来,新基金的发行速度、首发规模均创历史新高。11月份南方绩优2天募集124亿元,华夏优势增长2天募集140亿元,泰达荷银首选企业募集总金额超过85亿元,12月份工银稳健成长122亿元。
现阶段国内股市总流通市值为1.8万亿左右,1000多亿元新发基金即使建仓60%,也可以占到股市总流通市值的3%以上,对股市影响巨大。如此多的资金倾入囊中需要管理,年底成立的新基金明年初将参加基金净值排名,某种意义上基金经理其实处于被动地位。有基金经理坦言,基金投资者绝对在为年底的行情推波助澜。每天如此多的新入市资金,逼迫基金经理不得不下单买股票。的确,在对明年初股市情况难以预料的情况下,没有一个基金经理敢用20%、30%的轻仓应对明年初的市场,可以说,宁愿买高,不愿踏空是多数基金经理的心态。对此,上海某私募投资人士坦言,事实上,包括一些小型私募基金以及部分公募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都错判了此轮行情,没有料想到指数会一路冲破2000点。
上海某业内人士表示,面对直奔2000点、2200点历史高位的指数,谁又不是如履薄冰?他认为,尽管对未来几年A股市场看好,仍然需要投资者以冷静的态度面对市场,谨防投资风险。
西南证券
年底大限催升清欠板块
11月份,八大部委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做好清理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地区和重点公司的清欠督导工作,逐家研究解决方案,逐一落实。对限期内未完成清欠的上市公司要全面立案稽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那么,距离年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该如何看待尚未完成清欠的上市公司所存在的风险和市场机会呢?
清欠进入攻坚阶段
沪深证交所自6月1日以来,已连续多次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其附属企业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通告,公开曝光清欠情况。从6至11月份清欠家数来看,各月份完成清欠的分别为42家、8家、16家、21家、2家、14家;相对应的各月份清欠数额分别为20.71亿元、10.22亿元、11.43亿元、39.95亿元、-8.44亿元、29.12亿元。
这组数据显示,6月至10月清欠的公司家数和金额基本呈现由多到少的变化,到了11月份的清欠攻坚阶段,清欠的家数和金额明显开始增加。但尚存在占用问题的上市公司中,相当数量的公司存在股票被暂停上市、被带上ST或*ST的帽子、清欠方案不确定、资金占用方清偿能力差、占用历史长、占用原因复杂、清欠难度大等情况,因此,上市公司下一步清欠工作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局面。
年末清欠以重组为主
从已经完成清欠工作的上市公司清欠手段看,主要包括:现金清偿(辅以红利抵债清偿),如全兴股份、黔轮胎均辅以红利抵债清偿;与股改相结合,实施定向回购、以股抵债,如皖维股份、鲁北化工、通化东宝、咸阳偏转等多家公司;以资抵债,比如太化集团以供汽装置抵偿非经营性及经营性资金占用;资产置换、债务重组等手段,如深达声股东广东博融为原控股股东代偿占用资金;以上多种手段组合进行清欠,比如西昌电力的现金+债权债务抵扣方式,*ST炎黄的现金+红利抵债清偿+债务重组模式,以及黔轮胎的红利抵债清偿+以资抵债+以股抵债组合方案等。
现金清偿仅适用于现金流充裕的大股东。红利清偿则适用于未分配利润丰厚、现金流量净额为正值、具备现金分配能力的上市公司。股权转让收入清偿、以股抵债清偿的方式,则需要考量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状况和大股东持股比例。以资抵债清偿同样也因为无法从公开信息中全面考量大股东的资产状况,难以做出评判。尚未解决资金占用的上市公司多数大股东存在经营情况混乱、相关资产存在瑕疵、股权被抵押冻结等问题,清欠工作困难重重。因此,以重大资产重组的形式完成清欠将是这些公司较多采用的方式。
从大股东的偿债能力看,若考虑以上市公司的分红派息来清偿,其中每股未分配利润为正值的仅有9家公司。9家公司,若将上市公司的未分配利润全部均进行分配,大股东按持股比例所得金额能够偿还所占用的资金的公司仅有S渝水利、S莲花味两家。若考虑以资抵债,86家上市公司中,每股净资产为正值的有56家,假如大股东将所持股票以每股净资产转让后的所得资金偿还资金,那么有35家公司的大股东具备偿还占款的条件。这样算下来,大多数公司解决资金占用问题,仍只能依靠以置换大股东为前提的重大资产重组。
ST公司成为清欠难点
深交所网站上较为详细地披露了尚未完成清欠上市公司的拟主要清偿方式和承诺完成清欠时间。从时间上看,S天水、S*ST兰宝、S*ST合金等24家公司承诺清欠的时间在12月31日。S圣雪绒承诺清欠的时间在12月30日。其余公司曾承诺10月底之前完成清欠工作但未能完成。
86家公司中,最新的资金占用余额最大的公司为S三九,高达37亿元,其次为东盛科技,金额约为16亿元。最少的是S*ST棱光,为11万元,其次为S渝水利,为99万元。最新资金占用额度占上市公司净资产值比例最高的,为SST幸福,高达5274.05%,其次为S*ST九化,为5099.77%。这一比例超过100%的公司有21家。如能顺利完成清欠,这21家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值将得到大幅提升。最新资金占用额度占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和其它应收款之和比例最高的为东盛科技,高达574.70%,其次为S*ST重实,为97.16%。这一比例超过50%的公司有32家,其中仅有11家为非ST公司。由此可见,ST公司的资金占用问题仍是清偿的主要难点。
未清欠公司的风险与机遇
要实现在年底大限前完成清欠的整体目标,在距年底已不足1个月的情况下,清欠冲刺过程可谓是风险和机遇并存。在清欠压力十分巨大的背景下,偏好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者不妨可以从中把握一些机会。
在各类清偿方式中,现金清偿和红利清偿最优,不仅提升上市公司的净资产,而且还增加了流动资金。而以股抵债仅会增加每股财务指标,不会改变上市公司现金流状况。以资抵债则存在不确定性。
S*ST重实、S*ST天龙、S*ST嘉瑞、S*ST托普、S*ST国瓷的每股净资产最低,而且为负值,未分配利润也有较大额度的累计亏损,以重大资产重组来清偿的可能较大,但退市风险也较大。而非ST公司中,S绵高科、S中纺机、S大水、S阿继、S圣雪绒5家公司的每股净资产较低,清偿存在困难但无退市风险,进行重大资产重组的可能同样较大。
占用资金额最大的前十家公司,完成清欠难度最大,其中非ST公司为S三九、东盛科技、洛阳玻璃、S沪科技、丹东化纤、宝硕股份。
占用资金额最小的前十家公司,完成清欠难度最小。非ST公司为S渝水利、河池化工、S乐电、S中纺机。
占用资金额占净资产比重最高的前十家上市公司中,8家为ST公司,其中5家S*ST公司存在退市风险。非ST公司为东盛科技、S绵高新。这十家公司占用资金额度都在净资产值的两倍以上,若顺利完成清欠,将对净资产值产生较大的提升作用。
怀新投资
指标股:稳压器+助推器
上周大盘高开低走,股指在高位震荡,尤其是后3个交易日大盘振幅剧烈。从周三开始,两市大盘振幅都超过3%,深市更是高达5%。部分个股更是大起大落,大幅下挫的个股明显增多,甚至连续跌停。上周另一个特点是成交额每日都很大,周三两市成交额更是达到了960亿元,创出开市以来的天量。从热点来说,依然呈现多元化,3G板块、运输物流板块、券商板块、银行、钢铁及汽车等板块都有不俗表现,相对而言,地产板块受到较重的抛压,多数地产股有所回调。
激烈的多空拉锯在周五终于得到爆发,在一段拉锯战之后,空方终于笑到了最后,沪指回调到了2100点以下,创下了本轮行情以来的单日的最大跌幅。究其原因,除了连日的上涨的获利回吐外,对2200的历史高点的心理恐高,以及对政策的不同解读,三者共同造成了两市股指的大幅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轮调整中,两市最大的两只权重股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起到了股市中流砥柱的作用,并没有随大盘调整而向下回落。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开始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是大盘创新高中的短暂休息,有人认为是大盘走向下跌周期的开始。年末,后市究竟如何研判,指标股是继续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还是终究抵不过空方的压力呢?
笔者认为,从短期来看,大盘的涨跌取决于多空双方的力量对比,后市能否向上取决于新进场的资金能否吸收前期获利盘的抛压。但从长远来讲,大盘指数继续的上扬基础仍存,指标股企业从估值角度和自身的发展空间都足够支撑股指的进一步上扬,偏向于长期投资、追求稳定回报的投资者,选择大盘蓝筹股作长线投资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从估值角度看指标股
目前两市最大的4只权重股都是A+H结构,除中国石化外,其余3只的A股股价均低于H股。从海外成熟市场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大盘蓝筹股是不可多得的投资佳品,目前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像中国有如此之快的发展速度。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正在从一个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不断靠近之中,人民的财富和国家的国力都将持续增长,而作为已经占据了中国现有大部分优质资源的大型国有企业,未来也仍然能够取得飞速的成长,加之这些年的改制也确确实实的使得很多国企摆脱了过去与市场脱节的管理模式,治理水平和内控能力也逐渐提高,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市场的开放会不断地将蛋糕做大,上市公司也将从中获得相当丰厚的收益。因此,动态地看待权重股的估值,更是明显偏低而不是偏高。
从供需关系看指标股
从市场的供需关系看,目前市场的增量资金依然很大。嘉实策略增长基金一天就能募集到400亿元,周三出现的急跌后迅速回补,机构争先恐后的抢盘,都说明了场外资金依然很充沛,随时等待机会入场。
现阶段,证券市场要真正担负起吸收过剩流动性过剩的责任,由于中国的历史遗留原因,公众存量资金转化为资本的渠道十分有限,通过资本市场可以将其转换为直接融资,并有效地分配到优质资产上去。这一方面可以解决中国存款过多的资金效率低下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平衡股市内外的资金和资产供求。此前每一轮股市大扩容,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市场的大幅调整,而工商银行的上市却直接促成了股市的加速上涨,足见市场旺盛的投资需求。随后一系列的大盘股上市都将取决于市场环境,并且市场各方也都希望大盘指标股能够有良好的表现,来作为后续大盘股上市的基础。
另外,市场普遍担心的泡沫问题,笔者认为也有些过虑。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市场确实有其疯狂的一面,比如北辰股份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股价出现了接近3倍的涨幅,局部泡沫不言而喻。但从大盘来说,虽然指数已站上了历史高点2200点,但目前的指数更多的是大盘指标股的贡献,由于中国股市的特殊计算方式,股票在上市首日即计入指数,人为产生了不少泡沫。另外从市盈率角度来比较,目前除权后的市盈率是24倍,而2001年高点时的市盈率是60倍,显然,距离真正的泡沫还有一定距离。
其实,决定股票能否上涨最终都取决于公司的发展,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接近尾声,困扰市场发展的制度性障碍正在逐步得到消除。股市也将真正的成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所以综合考虑,不管大盘指标股能不能成为新一轮股指上扬的助推器,整体来看,良好的基本面和发展空间都决定了其长期上扬的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