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一则坊间流传的消息在股市上掀起巨浪。消息称,“人民银行当天召集几大行行长研究加息问题。”一时间,连续多日上扬的深沪股市遭遇突然打击,上证综指和深圳成指分别下跌63.11点和170.04点,跌幅2.93%。
加息传言冲击股市
据称,下午3时,工行行长杨凯生、农行行长杨明生、中行行长李礼辉、建行行长张建国、交行副行长钱文挥等人缓步走出人民银行办公楼。当有记者问道:“今天召集各行长开会,是不是央行要加息?”时,一位银行行长面带微笑地回答:“央行加息从来不会叫银行行长来开会。”一场“加息”危机就此烟消云散。
然而,传言对股市造成的冲击已无法挽回。当天收盘时,两市一片惨绿,跌停股票达20家,下跌股票家数超过千只。在这场突然来临的调整中,银行股走势冰火两重天。浦发银行以4.10%的跌幅名列榜首,而民生银行则小幅收涨1.53%。
浦发行首当其冲
对于这种差异,市场资深人士张红记认为,由于各银行的资产配置不同,因此面对加息传闻也受到投资者的不同对待。
“至少是从2003年起,浦发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负债便大于利率敏感性资产。因此,加息对它的冲击要比其他银行来的更为明显。”张红记告诉记者,2006年中报的数据显示,浦发银行本外币合计的利率敏感性缺口为-851.34亿元,较2003年的-353.81亿元增加一倍多。
“这意味着,今后一旦央行上调利率,将对浦发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带来负面影响。”张红记表示,据他了解,目前仅有浦发银行在2006年中报里公布了利率敏感性缺口数据,因此机构对它的分析可以更为量化。
“这绝不表示其他银行不存在同样的问题。”一位银行业分析员认为,由于几十年的利率管制,中国商业银行界对利率的波动及其影响十分陌生,以至于包括四大商业银行在内的企业,在1996-1998年央行连续7次降息的过程中遭受损失。
多数银行有风险
资料显示,在1995-1998年期间,大多数银行的利率敏感性比例偏离1的程度超过了10%。在对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深发展8家银行4年间的数据监测中,仅有25%的样本偏差值小于10%,这表明大多数银行保持了较高的利率风险暴露程度。
“当然,利率风险暴露程度高并不一定不好,在一定情况下还会增加银行的额外收入,但这种高暴露呈度不进行正确的管理,无疑将给银行的经营带来额外风险。”该分析员表示。
名词解释
利率敏感性缺口
利率敏感性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如距分析日一个月或3个月)以内将要到期或重新确定利率的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差额,如果资产大于负债,为正缺口,反之,如果资产小于负债,则为负缺口。当市场利率处于上升通道时,正缺口对商业银行有正面影响,因为资产收益的增长要快于资金成本的增长。若利率处于下降通道,则又为负面影响,负缺口的情况正好与此相反。 (责任编辑:单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