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1日电 最新一期香港《经济导报》载文指出,中国经济新一轮的上升期,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高效益。从2003年起的这四年经济增长主要特点,是一种既没有通胀又没有通缩,而且也没有瓶颈的高增长,出现这种局面说明宏观调控水平在不断提高,说明国民经济进入新一轮持续平稳快速增长的新阶段。
中国经济存在周期性涨落的客观现实,就经济波动的一般规律而言,经济增长过热,即常说的“大起”,必然导致随后的“大落”。中国以往经济波动中经常出现的"大起大落",就是因为没有很好地认识和把握经济波动规律,没有及时防止“大起”,而是等到经济增长率已突破11%的上限警戒线、经济陷于全面过热而难以为继时,才不得不进行被动调整。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树成日前撰文指出,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上半年所进行的本轮周期中第一次比较集中的宏观调控,是在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部份行业出现局部过热时,就适时、适度地进行的主动调控。这一次调控见事早、动手快,防止了局部过热转为全面过热,避免了因“大起”而导致“大落”的局面,并由此延长了经济周期在适度高位的运行。
2005年上半年,针对房地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所进行的本轮周期中第二次比较集中的宏观调控,又一次防止了局部问题转为全局问题,进一步延长了经济周期在适度高位的运行。从2000~2005年,本轮周期已连续六年在8~10%左右的适度经济增长区间内平稳较快运行,这在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是从未有过的。由于宏观调控水平的提高以及由此形成的经济周期在适度高位的延长,就有可能在一轮十年左右的中程周期内出现几次经济运行的偏热或偏冷、几次小峰或小谷。这就要针对一轮周期内的不同阶段和新问题,适时、适度地多次进行相应的微调。今年第一、二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上升到10.3%和11.3%,再次出现偏快倾向。为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实施了第三次比较集中的宏观调控,以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继续保持下去。
此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的扩张与收缩主要取决于中央政府自身的行为。而现在,宏观调控的体制基础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宏观调控的对象即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其投资和经营行为已市场化、自主化。企业对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要有一个认识、理解、消化、吸收的过程。另一方面,中国目前的经济运行仍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些特点,如一些地方政府的盲目扩张冲动,一些企业投资实际上只负盈不负亏的软预算约束等;同时还带有不成熟市场经济的一些特点,如企业行为的非法制化、非理性化等。在这种情况下,与经济增长的“高温”降下来很慢相对照的是,经济在“升温”时却升得很快。这表明,在本轮经济周期的适度高位运行中,宏观调控主要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
从中国现有的经济条件和官方可能做出的政策选择看,实施了两年的“稳健”经济政策将继续生效,“稳健”很有可能成为明年一年,甚至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的看法,可被视为上述观点的注脚,她认为,今年中国经济的一些数字“好得不能再好了”:经济增长速度快,瓶颈制约减少,通货膨胀不高,财政收入好、企业效益也好,但是储备增长太多。(暮宾) (责任编辑:单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