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在密集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中逆势而上,引起了地产界的各方争议。在昨日的“《财经》年会”上,一些地产商和外资投行人士认为,宏观调控给外资进入中国房地产提供了机会,在住房刚性需求的支撑下,未来房价或许仍将逆势而涨;但也有专家认为,中国某些地区的房地产将在2008年或2009年左右跌入谷底。 平抑房价,究竟是放开土地供应,还是加大住房保障制度建设?
房价“边调边涨”为哪般
对于房价在调控中继续上涨的原因,与会专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SOHO中国有限公司联席总裁张欣认为,住房市场的供不应求必然造成房价上涨,而在其背后,土地供应不足,特别是城市中心地区的土地供应不足是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此外二手房市场不发达,再加上交易环节税收政策的连续出台,增加了交易成本,使更多的住房需求被迫集中在新房市场上。
经济学家谢国忠则认为,中国目前的资金过剩必然推动资产价格上涨,在投资渠道少等情况下,不少资金都集中到了房地产市场。此外,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房地产也推高了房价。
渣打直接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凡则继续看好中国房地产市场。他认为,住房是人们的基本需求,再加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以及人们可支配收入随着经济增长而快速增长,人们买新房以及住房升级的需求规模很大;因此,未来房价总体上是处于上升阶段。
谢国忠则认为,2008年或2009年,中国某些地区的房地产业将面临调整,“可能有一个谷底”。他分析说,2008年左右,世界经济将出现衰退,中国出口将下滑,国内资金的增加会放慢。另外,“国内供求关系也会有所变化,就像汽车市场一样,有钱人买了之后消费倾向在下降,再加上政策的调控使得买房需求下降”。
外国投资机构在调控中受益
一些外资投资机构坦言,“限外”政策对其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影响,而把紧信贷闸门的调控政策让其获益不浅,趁机进入了不少房地产项目并获利。
香港恒隆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启宗认为,房地产调控使不少房地产项目融资很困难,这给外资投资机构提供了趁机进入的机会。美林集团全球房地产投资部中国业务主管蓬钢认为,“限外”政策对机构投资者的影响并不大,而且这些机构投资者对房地产项目的判断很有经验,可以为好项目提供融资,避免了调控中的信贷措施的一刀切。有趣的是,在会议结束后,一位重庆的开发商便找到了蓬钢,表示了就某个项目进行咨询、合作的意愿。
调控向何处走
调控政策应当如何出手来平抑房价呢,与会人士提出了增加土地供应、加强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改革地方财政体制等多种意见。
陈凡认为,应当对房地产征收高额税,并将这些收入转化为“公房”建设,完善住房结构。陈启宗和张欣则认为,更有效的办法是增加土地供应,并使土地招拍挂方式透明化,明确具体标准。
谢国忠则有不同的看法。他说:“究竟土地供应到多少才能调整房价呢?”关键是要调整地方财政体制,应当允许地方政府发债,并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入分配关系。此外,土地收入应当从地方政府收入中独立出来,建立土地基金,并将土地增值的收入用到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