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工业园区由于环保设备未达标,建成之际就变成了“污染集中排放地”。
昨日,中国-荷兰可持续发展项目组(下称“项目组”)有关专家表示,近年来,我国各地拥有生态工业园头衔的工业园纷纷出现,但实际上有很多生态工业园只不过是名义上的,其经营方式仍然很粗放,甚至有些生态工业园中的企业仍然在没有节制地排放废弃物,成为一个个“污染群”。
“很多生态工业园的规划非常宏伟,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网络非常复杂,设计也极其完备,但实际上这些规划的物质与能量交换是否可行却鲜见论证。”项目组中方负责人、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凯称,许多生态工业园都是由政府出面推动和规划,通过一些行政手段让一些企业参与生态工业园的实践,这种与市场脱节的模式未必可行。
今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公布的执法检查报告显示,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只有56.1%,而国外先进的生态工业园已基本上实现“零排放”。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工作进展迟缓,产生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堆存量越来越多。
针对一些地方兴起的生态工业园热,项目组专家也指出,生态工业园建设比较成功的多以发达国家为主,这些国家基本上都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在很多的生产领域都拥有先进的生产工艺、掌握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和熟练的市场经营的方法和技巧。而我国工业化的进程还正在进行,这就使得我国的生态工业园建设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外国的许多成功的经验可能并不适合于中国的实践。
“比如,在有些国家生态工业园建设中所使用的一些高科技可能中国没有,但是要引进这些技术,则需要巨大的财力,同时还有可能受到相关国家技术出口政策的约束。”李凯认为,在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政府应该只能充当一个服务者而不是指挥者,不能使用一些强制的行政手段来推选这些项目。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毕俊生调研员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发展循环经济所需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技术和装备,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刘志全透露,“十一五”期间,在循环经济方面,我国环境科学研究将着重关注不同行业的循环经济评估指标、评估技术方法和标准体系、循环经济共性技术、重点行业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废物资源化的支撑技术等领域的研究。
“尽管中国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下了很大的决心,但目前还没有能很好地消减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给环境带来的损失。”荷兰驻华使馆一等秘书毕克表示,除了建立生态工业园区之外,更主要的,还是要让更多的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甚至是零排放。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第一财经的网站:https://www.china-cbn.com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广州)0755—82416077(深圳) (责任编辑:马明超) |